國定古蹟行政院 外牆有國防色磚

 |2024.02.23
493觀看次
字級
大樓後門兩側均設置洗塵設備,如今留作紀念。圖/中央社
迴廊的平衡錘拉窗,窗框裡裝有秤錘,能讓窗面停住時不會下滑。圖/中央社
行政院中央大樓屹立逾80年,不僅是重要行政機關,也是座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古蹟。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外觀樸實的行政院中央大樓屹立逾八十年,多數人不知道,它其實是座古蹟,主因是留有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且外牆採防空保護色,從日據時期至今都是重要行政機關。

行政院中央大樓落成於一九四○年(民國二十九年),一九九八年(民國八十七年)公告為國定古蹟,理由包括日據時期為台北市役所,台灣光復後,先後供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政府、行政院等機關使用,甚具歷史意義;建築風格是日據後期,台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重要作品之一。

二戰影響

建築走簡潔、機能風格

因為是國定古蹟,行政院公關處表示,民眾每周三可以在行政院網站登記參觀,每周五由導覽義工協助參訪;由於辦公人數眾多,可參訪天數較少,加上疫情影響,去年約千餘人參訪。

行政院中央大樓外觀樸實,像個紅褐色的大方塊,「很多人參觀完總統府後,到行政院都會問『這是要看什麼』」,已有二十多年導覽經驗的張姓義工不禁莞爾。

原來,有別於民國初年興建的監察院、總統府等後期文藝復興式歐風建築,行政院中央大樓在日據時期落成,建築風格受到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影響,外觀強調簡潔方塊體與水平線的組合,屋頂也非採圓頂、而是平頂。

張姓義工說,現代主義建築就是要能夠快速、便宜興建,主要背景是當時處於二戰時期,民不聊生,因此簡潔、機能型的建築是主流,行政院中央大樓可說是代表之一。

平衡錘、洗塵水龍頭

具巧思設計  

行政院中央大樓平面呈「日」字型,中央區域的上下樓分別是大會議室和大禮堂,樓上挑高兩層半、呈現氣勢,建築主體外牆基座雖主要由日本花崗石構成,並搭配仿石;內牆則使用日治時期建築流行的磨石子,利用來自宜蘭的寒水石等作成的手工磨石子牆片,形成兩種顏色的水平帶狀裝飾。

基於國防安全所需,中央大樓牆身所貼二丁掛瓷磚,特別選擇有國防色之稱的深褐色,具防空保護作用。此外,一九三○年(民國十九年)以前,台灣公共建築甚少興建地下室,中央大樓卻設有局部地下室,主要也是興建時,正逢戰事期間。

行政院中央大樓迴廊,現仍妥善保存檜木製作的平衡錘拉窗,窗框裡裝秤錘,秤錘重量等於上下兩片玻璃窗的重量,拉動窗戶時能隨意停住不會下滑,展現巧思。

另外,若由後門進入中央大樓,可發現兩側設有洗塵水龍頭,原因是在一九四○年代時,台北市柏油路面不多,在外行走風沙滿面,因此設計洗塵設備,讓到訪者可以整潔乾淨洽公,如今則留作紀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