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神像 疑來自明代同一人雕塑

 |2008.06.23
18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官田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石萬壽昨天應邀前往官田鄉慈聖宮,研判該廟奉祀的三太子神像和鄰近六甲鄉赤山龍湖巖觀世音菩薩,應為明鄭時期同一個木工師傅所雕塑。

地方耆老還披露日據末期因皇民化運動,三太子神像險遭焚燬失而復得過往。耆老細說從頭,更添傳奇。

對於本土歷史頗有研究的石萬壽教授,昨天經慈聖宮主委陳俊明陪同到慈聖宮參訪,還準備相關照片和文史資料比對。對於近年來地方傳聞慈聖宮的木雕三太子神像刀法,和六甲鄉赤山龍湖巖觀世音菩薩像,兩者神韻相似,他認為出自同一師傅可能性相當大。

石萬壽說,清代的神像普遍臉短下巴尖,明鄭時期則臉型慣見飽和、下巴修長;這兩尊神像都有明鄭木工師傅相似刀法,且比對神韻亦相似,應是同一人所雕。但作者是何人,仍待進一步考據。

八十五歲耆老陳祥徹回憶說,日治末年許多神像被集中焚燬,這一尊三太子像也被沒收,所幸當時曾文郡(今曾文區)一名日籍庶務課長私藏而躲過火劫,日軍戰敗後匆促交給新營市一名台籍男子。民國三十五年要重建慈聖宮時,神明指示下循線在新營市找到當事人,當時還派出神轎迎回。這段過往,讓村民嘖嘖稱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