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AI社會登入中?」 迎擊生成式AI浪潮

曹麗蕙 |2024.02.20
392觀看次
字級
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今(20)日開幕,中央研究院以「AI社會登入中?」為主題,以學術殿堂與人工智慧交會的科幻空間,探究當前的AI發展,圖為利用AI對話機器人做成的導覽、紀念品服務。圖/中研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當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古琴」遇上人工智慧會碰撞出什麼火花?看科學家如何運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分類、標記,歸納蝴蝶、飛蛾的多樣形態?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今(20)日開幕,中央研究院以「AI社會登入中?」為主題,展售近4,000冊出版論著,推出17場講座及5大AI學術展示,帶領大眾體驗創新知識,正面迎擊生成式AI浪潮。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表示,人工智慧蓬勃發展,近年又有生成式AI的變革巨浪,不僅改變個人的生活型態,也正重新改寫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這次書展由中研院出版中心策畫AI系列活動,結合中研院各領域研究與創意思辨,以跨學科的視角回應當代AI議題,希望提供讀者多元豐富的閱讀體驗。

今年中研院攜手國內9家出版社、逾30位領域專家,合作推出17場AI科普與專書講座。明(21日)天舉行的首場講座以「AI社會登入中?《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新書座談」吹響號角,邀請德國著名自由人權作家彼強.莫伊尼(Bijan Moini)與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黃冠閔、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李建良、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何之行,共探數位時代下自由受到攻擊的危殆情境與解決之道。

「AI社會登入中?」主題,推出5項人工智慧應用學術展示,圖為音樂視覺化。圖/中央研院提供

更推出多場中研院院士重量級座談連發:李遠哲帶來「《返鄉記》分享會」,道出自美返台任中研院院長後的人生歷練與歷史見證;杜正勝以「寫一幅中國速寫」為題,解構傳統思維,宏觀描繪一萬年來的中國歷史全景;石守謙則從中國書畫史學家視角,分享其書學研究點滴積累。

中研院表示,展場也特別呼應「AI社會登入中?」主題,推出5項人工智慧應用學術展示。在音樂視覺化的應用上,有3,000年以上歷史的古琴演奏技法變化無常、難以捉摸,現在透過訓練讓AI聽懂古琴的高低頓挫,將演奏手法幻化成具象的視覺圖像。在蝶蛾的形態多樣性研究領域,經由AI解析蝴蝶與飛蛾的翅膀長度、形狀、顏色等關鍵特徵後,成功突破人力辨識的限制,也揭開1億4,000萬年至今鱗翅目形態的演化之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