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39年,NBA明星賽終於再度來到印第安那州。圖/取自NBA官網
文/記者張哲郢專題報導
本周是NBA美國職籃明星周,18日壓軸登場的明星賽,對比過去6年由東西區人氣王當隊長選秀,今年回歸經典,重現最傳統東西區對抗,也是NBA明星周睽違近40年,再度於印第安那州舉行。
NBA明星賽已經是每年傳統大事,但當今網路發達,民眾選擇多,加上明星賽能端出的新菜有限,收視率呈現下滑趨勢,去年美國僅有460萬收視人次,寫下20年來新低。
今年是傳統與創新結合的一年,不再是由隊長選秀組隊,而是東西對決。擔綱聯盟主席滿10周年的席佛(Adam Silver)指出,這是球迷想要的,聯盟嘗試過新的方式,起初有不錯效果,但球迷很快就膩了,這次明星賽主辦地點印第安那是很傳統的籃球市場,回到東西區對抗似乎更合適。
這代表明星賽回到4節12分鐘制的NBA正規比賽時間,不再是前幾年達到一定分數,比賽即結束的達標制,可以48分鐘看好看滿。
圖/美聯社
雖然回歸傳統,NBA不忘導入新鮮元素,今年明星賽首次於全LED特製的地板舉行,能夠藉由LED呈現圖樣、特效或動畫,升級看球體驗。
不過,這仍改變不了NBA明星賽缺少激情的根本原因──球員普遍帶著玩樂心情參加,只是單純秀技得分,幾乎沒防守,隨著觀眾胃口被養大,明星賽反倒相對無趣。
在美國ESPN服務25年的雪城大學體育媒體教授德寧格(Dennis Deninger)認為,一個聯盟能夠區分出誰是明星球員很重要,但若作為比賽娛樂球迷,在資訊爆炸時代似乎沒那麼重要。
也有專家看好,明星賽是各大職業運動的傳統活動,還是有一定影響力,但德寧格預估,可能未來20年,明星賽會漸漸消失。
席佛擔任主席10年來,NBA確實有更高收入、球隊價值更高,明星賽卻失去該有的光彩,隨著詹姆斯(LeBron James)、柯瑞(Stephen Curry)及杜蘭特(Kevin Durant)等看板球星紛紛步入生涯尾聲,下個10年NBA勢必得有媲美這些球星的球員,才能再次擦亮明星賽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