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傳說 故宮南院讓神獸現形 江俊亮 |2024.02.14 語音朗讀 5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所繪神獸〈瑞麅〉。圖/故宮南院提供明朝所繪的〈狻猊〉。 圖/故宮南院提供宋人繪的〈霖雨圖〉,展現龍的威猛氣勢。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現實世界的動物,卻是中華文化裡的神獸,具有行雲布雨能力。龍年來臨,故宮南院推出「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展出龍、鳳、麒麟、狻猊、瑞麅、貔貅等神獸文物。故宮南院指出,「龍年新春特展」除了有不同的龍造型文物外,還匯集各種具有奇異能力的神獸書畫、器物、經典、織品與建築構件,從神獸的「長相、地位、特殊能力、出沒地點」等多樣視角,探訪古代神奇生物豐富多元的世界,希望藉此特展拉近與古人的距離。其中一幅宋人繪的〈霖雨圖〉,畫有一條四爪金龍從雲間探出頭來,與海中的蛟龍對視,神龍見首不見尾,背景烏雲密布,讓觀畫者產生雨水可能隨時會落下的感覺,也將龍的威猛氣勢及呼風喚雨能力展現無遺。鳳凰與龍合體吉祥寓意好運來故宮南院表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常常和龍放在一起,因此有「龍鳳呈祥」、「龍飛鳳舞」等成語。清朝戴洪所繪的〈鳳凰祥雲〉,彩繪雞頭、蛇脖、龜背、魚尾鳳凰,具有五種羽色,顯示「鳳凰」的不凡。清代畫作〈麟之趾〉描繪的麒麟,身體像小鹿、尾巴像牛、頭上有一隻角,也就是《詩經》中描述的麒麟樣貌,不過畫作中的麒麟有鱗片,旁邊還有「火紋」,為清代的麒麟形象。明人所繪的〈狻猊〉,相傳是一種吃虎豹的神獸,其實就是獅子;自明代開始把「狻猊」列入「龍生九子」之一,成為神獸。清宮〈甪端香薰〉是以傳說中的神獸「甪端」為造型,身體微胖,張嘴露齒,模樣可愛。「甪端」的特徵為: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相傳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各國語言,常出現賢明君主在位時。白鹿象徵長壽蒲牢喻鐘聲遠播清宮畫師郎世寧所繪神獸〈瑞麅〉,其實就是白鹿。古代有「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的說法,因此白鹿被視為長壽的象徵。明代〈蕤賓鐘〉上方有一隻神獸「蒲牢」,相傳「蒲牢」像小龍,喜歡鳴叫,因此鐘的提梁上會作成「蒲牢」的樣子,希望讓鐘聲能傳得更遠。相傳「蒲牢」害怕鯨魚,因此古人將鐘錘作成鯨魚的樣子,讓鐘聲更響亮。故宮南院指出,「神獸現形」特展共有一百二十件,展出至七月二十八日,每個神獸都有傳奇故事與象徵意義,盼能理解古人對於擁有美好生活的祝福與嚮往。 前一篇文章 春源畫室 展出彩繪修護技藝 下一篇文章 巴西男足輸阿根廷 無緣巴黎奧運 熱門新聞 01柏林佛光山 正信三寶弟子皈依2025.09.0302【王文靜看世界】犍陀羅佛像——二千年前最早佛像的起源2025.09.03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22025.09.0304玻尿酸是什麼?2025.09.0305【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棒棒糖2025.09.0306食物花園連線 翻轉飢餓困境2025.09.0307天安門今閱兵 中俄朝同框抗西方壓力2025.09.0308毒素製成美容劑2025.09.0309【情緒漩渦】溝通不良傷感情2025.09.0310國光停駛8路線 9月8日起統聯接手2025.09.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辛芷蕾威尼斯影展封后 華人史上第3人大滿貫百勝到手 莎芭蓮卡 美網球后2連霸引退賽敲第305轟 林智勝完美謝幕北師美術館 探索航空飛行特展故宮萌主遠征捷克 秀魅力圈粉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 作者其他文章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教師齊聚南華 研習生命教育森里號.日出印象石岡熱氣球嘉年華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