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伶在助人之前,都會先加以確認,務必使資源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我從沒去過桃園,也沒去過屏東,也不知南投的小朋友長得如何,但只要對方有需要,我就會想辦法找資源。」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前金分社襄理林怡伶,前年起串連十餘名同事、同學的愛心,一起濟助社會弱勢群族,這份熱情,一度還被人懷疑是詐騙集團。
「之所以會串起同仁的愛心,是由一封已流傳多年的電子郵件起的頭。」林怡伶說,2006年她看到有人傳給她的一封電子郵件,她就抱著想要幫忙的心,打電話到桃園詢問詳情,並憑一己之力大力幫助。
此後,她便常利用工作餘暇,打電話尋找需要協助的個案,「我都從偏遠地區的鄉公所找起」林怡伶說,她就利用鄉公所提供的資料,再逐一向當地的學校查詢。
去年春節,林怡伶在辦公室和同事談此事,大家都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就很放心地把錢交給她。「我從沒想到過要沽名釣譽,是覺得行有餘力,可以為弱勢者做點事。」林怡伶去年和同事、朋友集資送到桃園需要幫忙的醫院,也把愛心送到屏東三地門鄉,協助需要濟助的個案。
一名程小姐得知她集資做善事,主動向她聯絡,今年也加入她們的行善陣容,一次就捐1萬6千元。程小姐的先生一度懷疑她可能是詐騙集團,不過經過雙方多次的電話聯絡,對方選擇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