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為了讓民眾健康過新年,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諴分享五臟調養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多運動來養肺;減飯量、不要貪圖冰涼冷飲來養脾胃;少熬夜、小睡片刻來養心;清靜、少思慮來養肝;持盈保泰來養腎。
李昌諴表示,養肺的要點在於通暢呼吸及養肺陰,過年期間可多參與戶外活動,如健走、慢跑、爬山、游泳、太極拳等,以強化心肺功能,並多練習腹試深呼吸,配合吞津、食用水梨、百合、銀耳等潤養肺陰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在養脾胃方面,人體後天的元氣來源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保持脾胃健康的關鍵在於平衡飲食。春節期間應適量進食,避免過度飲酒及攝取刺激性食物,飲食上可搭配山藥、茯苓、川七等含有黏液成份的食物,並少吃寒涼食物。
李昌諴指出,心主血脈和心藏神,是五臟中的君主之官,心血旺盛,精神飽滿,思維清晰、聰明敏捷;若心的功能失調,則會發生健忘、精神萎頓、思想反應遲緩等現象,因此保持心臟健康的第一步是確保良好的作息,少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有助於提升心臟功能。
春節期間應該多找時間及空檔休息、放鬆身心,並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當歸、葡萄、菠菜等,有助於補充心臟所需的營養。
在養肝方面,李昌諴建議「清靜無為、少思慮」,因為春天是四季之首,也是草木繁榮生發的季節;而肝臟在五行中所對應的為「木」,這就是春天宜養肝的道理。而天氣回溫時,氣壓不穩定,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不安,這時期舒肝解鬱也是重點。
他說,養肝的方法包括多參與愉快的活動,如聊天、唱歌、聽音樂,以疏解壓力;避免過度思慮和情緒波動,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飲食上可攝取菊花、枸杞子等食物,補充肝血、清肝火、養肝陰。
李昌諴表示,在養腎方面,先天的元氣來源以腎氣為本,腎主藏精、主骨、主管生長、發育、水液代謝,年節期間應少久坐、適量飲水、避免憋尿,在飲食上可食用黑芝麻、黑木耳、杜仲、何首烏、熟地等食材來補充腎氣,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