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平凡中的不平凡

文/姜蕙芳 |2024.02.02
79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姜蕙芳

公公向來自持,不喜歡麻煩別人,即使是自己兒女。不過,自從我們搬回中壢,公公每次發餉,或逢年過節收到兒孫給的紅包,都要我先生送他到市區街上,而且到了大街後就打發兒子回家。公公到街上到底是去做什麼事?為什麼這麼神祕?答案一直等到他重病才揭曉。

公公自幼聰穎,聽婆婆提起他常利用農暇倚樹讀書,原本考上陝西師範,但逢抗日戰爭,他毅然投筆從戎,畢業於黃埔軍校16期,帶兵打仗榮獲許多勳章,至今我還能在谷歌搜尋到他的豐功偉績。

公公從大陸跟著黃杰將軍到越南富國島,輾轉抵台後,婆婆因故無法好好照顧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排行老三的外子說,國小時,因老是穿著髒衣服上學,常被級任老師罵,還好他是班上第一名,人緣也好,沒被同學霸凌。

為了照顧妻兒,公公不得不把原先可以升上將軍的大好前途擺一邊,申請到學校當教官,全家一起搬進宿舍。從那時起,公公父代母職,親自煮飯做菜、準備便當,一改全家有一餐沒一餐的窘境。外子說,公公極為節省,常打一個蛋在麵粉裡,就可以做幾個人吃的稀「粑粑餅」,填飽他們兄弟姐妹的肚子。

公公律己甚嚴,卻寬以待人。他凡事有計畫,按部就班,不容自己犯錯;但在學生犯錯時,總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勸,希望下次改進。

公公一向省吃儉用,捨不得買自己穿的衣服,甚至夏天還穿著冬天的西裝參加活動,熱得直冒汗;但常自掏腰包幫一些清寒學生繳註冊費及餐費,其中一位學生讀到博士學位返校任教,只要一看到公公,就頻向公公鞠躬,感恩當年的大力協助。我的大伯說,有次他搭火車,隔鄰陌生乘客認出他是杜教官的兒子,一路淚眼婆娑跟他說多麼感謝當年杜教官的幫忙。

公公喜歡看書、寫作、練書法,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兒女典範;愛家、顧家的他,甚至在老年失智的某一天,還穿戴整齊說要出門上班,賺錢給太太。如今孩子皆大學畢業,成家立業,孫輩多位碩士或正在攻讀博士,一大家子有老師、公務員、醫師、律師、銀行副總裁等,個個出類拔萃,更難能可貴的是都極為孝順。

公公晚年重病住進加護病房,總覺得他有話要說卻如鯁在喉。病況好轉一點,他急著跟大伯和大姑道出他多年來藏金之處,但因語焉不詳,換婆婆到加護病房去看他,才聽懂。原來他以前到街上,是悄悄去金子店一點一滴買黃金,回家藏在牆壁裡。經歷過國共戰爭,逃過難的人,都深刻體會紙鈔一夕貶值的可怕,只有黃金是最保值的。

公公過世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特地在告別式給他老人家披上國旗和黨旗,彰顯其為黨國的付出與貢獻。

公公從來就不平凡,我們深深以他為榮。(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TWLA201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