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探源】開春時節說立春

文/彭文君 |2024.02.01
3441觀看次
字級
每年二月四日或五日這一天,太陽在黃道的位置會到達黃經三百一十五度,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圖/資料照片

文/彭文君

每年二月四日或五日這一天,太陽在黃道的位置會到達黃經三百一十五度,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立春表示春的節氣已開始,所以自古為農業社會的中國,就以「立春」這天做為四季中春季的開始。

從古籍文獻與《詩經》可知,古人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將「立春」作為節令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共八個節令。漢代前曆法多次變革,曾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訂為「春節」,意思是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西元一九一三年,國民政府正式明令將農曆正月初一訂為「春節」,此後「立春」就僅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在民間的習俗上,立春亦稱為「打春」、「咬春」,又叫「報春」。從歷史文獻來看,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生活,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均十分重視「立春」這個節令,歷朝歷代的迎春儀式不但隆重且十分盛大。「立春」的意義,不但已超越節令與標示氣候的功能,更是被當成一個重要的節日,同時也演化出如「做春娃」、「使春鞭」、「吃春捲」、「打春牛」、「咬春」等等,因應立春而舉辦的習俗活動。

習俗中的「咬春」,一個「咬」字,道出了此一節令的飲食習俗。咬春,就是立春這天吃春盤、吃春餅、吃春捲、嚼蘿蔔的習俗,而春盤與春餅則是用當令蔬菜、水果、餅餌等,盛裝盤中以饋送親友或自食。所以,除夕前在辦年貨的傳統市場上,一定會見到賣春捲皮的商家,就是為了在立春這天吃春餅、咬春捲的習俗。


春捲。圖/資料照片

其他重要民俗,還包括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以及「打春」、「打牛」,俗稱「打春牛」。在一些古裝宮廷連續劇裡,也可看到帝王在這天帶領百官下田打春牛,以表重視農業與祈求一整年農作豐收、百姓衣食飽暖。

日本沿襲唐朝的習俗,將立春前一日也訂為國定假日,這天稱為「節分」,代表冬季結束,是日本傳統節日之一。早期日本人在農曆新年時,會進行撒豆子驅魔除鬼的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用來祈福並迎接新年。現今在傳統的鄉間,每年到了節分這一天,依然能看到人們撒豆子驅鬼祈福的景象。

節分這天在日本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傳統,那就是吃一種直徑較粗、被稱作「惠方卷」的卷壽司。此外,節分日吃惠方卷有一個獨特有趣的規矩,就是在吃惠方卷時不能分切,必須要一口氣整條吃完才行;而若能朝向當年的「惠方」(指當年度運勢強盛的方位),一口氣吃完整條惠方卷,那麼新年所許下的心願便得以實現。在節分這天吃惠方卷,很多民俗學家認為,應與中國「咬春」的習俗有所關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