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長假壓力多? 春節7天假「這樣」輕鬆過

陳玲芳 |2024.01.31
400觀看次
字級
七天春節連假,想好要怎麼過了嗎?美國心臟協會一項調查發現,過半受訪者表示,假期結束後,約需幾周時間,才能感受到「壓力獲得緩解」。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七天的春節連假,規畫好長假要怎麼過了嗎?返鄉與家人圍爐團聚外,也可趁這波假期,規畫與家人一同出國旅遊,不過,看似無憂的假期,真的能夠輕鬆度過嗎?2023年12月美國心臟協會AHA官方網站指出,79%受訪者認為,在假期中,他們太過於「將焦點放在為他人創造特別的時刻,卻忽略自身的需求」,因而壓力更甚於平日,提醒民眾留意。

假期中承受壓力多

調查由美國心臟協會委託市場研究公司進行,於 2023 年 11 月底至 12 月初以電子郵件及線上問卷進行調查,對象為一千名18歲以上美國成年人。結果發現,51%受訪者表示,假期結束後需幾周時間,才能感受到壓力獲得緩解,超過四分之一的母親,則需要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假期後,覺得最大遺憾是「沒有在這段時間,好好放鬆及享受」者占 71%。整體而言,有六成三的人表示,在假期中承受的壓力,「比報稅季節更多」。這段期間,最難確定優先次序的三件事,以健康飲食占最多(69%),其次為規律運動(64%)、充足睡眠(56%)。

長假期間,人們最難確定優先次序的三件事,以健康飲食占最多。圖/pexels

長假易增人際壓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調查,係於美國「感恩節」後進行,屬於美國人家庭團聚的假期,導致受訪者不開心的原因,可能與家人團聚有關。

生活常規的任何改變,無論是好或不好的,都會帶來壓力,一般周末較容易維持平常良好的健康習慣,但長假除了大吃大喝,為了維繫家人關係,需要與生活習慣不盡相同的親戚長輩共處,便會增加「人際壓力」。

他認為,在假期中保持放鬆,且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不妨嘗試以下幾個方法:首先,將假期的天數,適當的分配在滿足「小家庭」及「大家庭」的需求上,避免全部都用於大家庭團聚,最好在假期前後,保留幾天作為小家庭或個人使用。

專家提醒,母親大多是家中主要照顧者,遇到團聚假期更加忙碌,容易疏忽自我照顧的需求。在經濟許可的範圍,增加到餐廳或飯店用餐次數,可減少母親忙碌備餐的壓力。圖/pexels

減少母親備餐壓力

再者,在與大家庭團聚的假期中,在經濟許可的範圍,增加到餐廳或飯店用餐的次數,減少母親忙碌備餐的壓力。畢竟母親大多是家中主要照顧者,遇到團聚假期更加忙碌,容易疏忽自我照顧的需求。

林家興提醒,可趁此為家人安排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動,像一起運動、散步、甚至逛街,累的時候也適當休息補眠,方能真正享受假期的美好。

3面向紓壓保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平日養成簡單的健康習慣,將有助於紓緩假期中的壓力,可從生活三個面向著手,確保健康。

專家建議,長假期間,無論運動量多少,每天都應該動一動。圖/pexels

第一「聰明飲食」,考慮哪些蔬果適合自己,或避免享用造成身體負擔的食物。其次,「多運動」,無論運動量多少,每天都應該動一動。再來「睡得好」,減少睡前使用手機的習慣。

葉雅馨提醒,在長假中,應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但不要因此壓縮留給自己以外的時間,去做更多事情,才不會增加壓力、適得其反。

長假期間也要「睡得好」,應減少睡前使用手機的習慣。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