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成護腺肥大發作高峰 這2行為惹的禍

 |2024.01.28
543觀看次
字級
醫師提醒,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塞車,駕駛容易憋尿,導致攝護腺肥大症狀發作。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是許多男性的難言之隱,醫師提醒,春節易遇塞車而憋尿,以及感冒長者容易服用含抗組織胺成分藥物,是攝護腺肥大發作高峰期。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近期接受預定安排好的攝護腺手術後,據說身體「情況良好」。查爾斯三世公開病情也確實起了作用,導致國營國民保健署(NHS)網站上「攝護腺肥大」一詞的網路搜尋次數激增。

攝護腺肥大是許多男人共同的煩惱,是良性腺體增生,隨著年齡增長,雄性荷爾蒙持續刺激下,攝護腺的腺體隨之增生,造成攝護腺體積越來越大。據統計,50歲以上男性約5成有攝護腺肥大,80歲以後更高達9成有攝護腺增生狀況。遺傳、發炎、肥胖也是造成攝護腺肥大可能原因。

國泰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彥傑近期透過新聞稿提醒,以過往臨床經驗發現春節期間是攝護腺肥大發作高峰期,研判與2大風險行為有關。

第1種原因是多數人會利用春節出遠門,當遇上高速公路塞車,就可能容易憋尿,若中年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可能誘發突然尿不出來。

第2種原因則為春節期間人流南來北往,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一般感冒等流行期,尤其老人家更是容易被感冒纏身。王彥傑提到,感冒藥通常含有抗組織胺成分,容易使膀胱收縮能力下降,增加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導致排尿困難更加嚴重。

王彥傑提醒,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就容易開始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初期可能只有輕微頻尿,患者可能忽略掌握治療黃金期重要性,直到年紀更大,小便不順,仍有多數人因不好意思而未就醫延誤治療,一旦出現尿液嚴重滯留,甚至可能造成腎水腫或尿毒症,千萬別輕忽。

攝護腺肥大有2種主要症狀,壓迫性症狀是尿柱變細無力、中斷,需多次才能解完;刺激性症狀則是總有膀胱殘尿感,或尿急導致無法控制流出。一般說來,如果躺上床睡覺後,還需要起床小便2次或2次以上,夜尿現象頻繁,都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