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學】 竹編工藝傳世千古 文/胡厚飛 |2024.01.28 語音朗讀 10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竹編工藝在固有的基礎下反覆琢磨,從中織出新意,結合意境悠遠的「三雅道」──茶道、花道、香道。圖/博思智庫提供圖/博思智庫提供竹編工藝在固有的基礎下反覆琢磨,從中織出新意,結合意境悠遠的「三雅道」──茶道、花道、香道。圖/博思智庫提供竹編工藝在固有的基礎下反覆琢磨,從中織出新意,結合意境悠遠的「三雅道」──茶道、花道、香道。圖/博思智庫提供 文/胡厚飛「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說到收藏的逸趣雅聞,我們不免要提及「有眼不識泰山」,這個背後典故正是一代竹匠的故事。話說春秋時期的木匠魯班曾有一批徒弟,其中名叫泰山的子弟,十多歲就拜魯班為師,自此收編麾下;魯班每段時期會出考題,藉此淘汰不用功的徒弟。泰山因為技藝遲遲未能有所長進,最終仍被魯班逐出師門。數年之後,一日魯班率眾家子弟閒遊市集,驚見許多做工講究、技藝精湛的竹製器品,便向人打聽,想好好拜見這位大師。當時迎面而來的那個人,竟然是被他趕走的徒弟,不免大吃一驚,想起錯辭泰山的過往令他懊悔不已,於是留下這樣一句千古名言:「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泰山也就成為中國竹編篾匠的祖師爺。竹編工藝日傳後,在此開枝散葉,從摹仿漢風、唐風的「文人竹籃」,到嘗試實驗性質的和式竹器,溫故且知新。在固有的基礎下反覆琢磨,從中織出新意,結合意境悠遠的「三雅道」︱︱茶道、花道、香道。千古傳世的竹編工藝盡展無限風雅,推向藝術創作的新高度,吸引了後世收藏家的鑑賞眼光。茶道益心、花道養心、香道靜心,這分嚴謹中帶著崇敬的禮儀,內化在竹編匠人的手藝上,揉捻進竹編器具中,使得竹編花器不只為生活妝點禪意,更營造出獨特的文化美學。「三十萬寶馬不算貴,一只籃子頂一輛!」別說古代人無法想像了,現代人也很難理解,如今一個竹編花器的價格,竟然可以賣到這麼高。廣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便是新聞報導指出,二○一五年十月影星劉嘉玲在香港嘉德拍賣會,以六十八萬港幣(約兩百四十萬新台幣)買下兩件十九世紀晚期的竹編花器,引來部分網友的驚呼:「以後上街買菜可不能用竹籃了,比一只LV 的包還貴啊。」在人類文化史上源遠流長的竹編藝術,始終低調無語,終於在那一天讓許多人見識到這項工藝品的潛在市場魅力,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竹子,一直作為不俗的代表、文雅的象徵。高雅別緻的竹編藝品,跳脫實用性,晉升藝術品的收藏殿堂。一個個傳世瑰寶、文化遺產,成了競拍場上各個品味家「胸有成竹」的心頭好,迭出新價。這份骨董級的老玩意,如今受到該有的重視與競逐。各個竹編花器在市場上競相爭艷,以精巧細緻的工藝、清新脫俗的質感自成一格,已然是不可忽視的存在。織竹雅好,貴在相知講來說去,還是老話一句:「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然而,這分深藏在記憶之中的純樸之美,對於竹子的雅好與欣賞,像是生命之泉一般,隱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之中。一群竹編職人出於竹林,成於匠心,令一根竹子有著九百九十九種可能,使竹子編製成為用具、器皿、竹筐、竹簍、炭籠、花籠等,仍是無法遮掩住本質的美,反而彰顯出它的多樣性與創造性,既是精美奇巧,又是大氣磅礡,既是水紋靈動,也是禪意靜遠,可說剛柔並置,並且直達人心。因著這分對於竹藝之美的追尋,樂於欣見一個個國際性竹器大展陸續於海外粉墨登場,二○一八年北投文物館更曾舉辦「吾編無盡︱︱日本竹籠奧義」特展,呈現歷代名家的竹編作品,得以一窺傳統竹藝與抽象藝術所碰撞出的美學力道。竹器一路從民間日常工具、傳統手藝,華麗變身藝術品,躍登國際性的舞台展品、拍賣場上的競標物,文化身價與藝術高度已不可同日而語,這分「吾編無盡」的巧心匠藝,至此成為演藝名人、行家顯要競相收藏的珍品,不只代表一種身分的表徵,更體現出一分至高無上的不俗品味。然而,當我們再次細品眼前的竹編花器,這分美好的相遇,就貴在這一分相知與相惜。現在,邀你進入花器竹編的世界,一同欣賞這些瑰寶臻品。(本文摘自《竹器.花之藝》,博思智庫出版)作者簡介胡厚飛(Bobby Hu) 商業與藝術的跨域斜槓:手工具發明家、創意製造者、花器收藏家、星聯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筆標準」毛筆規格創立者及胡筆標準(股)公司創辦人。自1998年起開始申請專利,台灣至今已累計超過300多件專利,全球總計約有1000多件專利,棘輪板手為其代表作。萬千藏品作為傳家無價寶,其中就收了將近2000支姿態各異的花器,藉由把玩、觀想收藏品,感受大隱朝市的寧靜與禪意。另著有:《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 前一篇文章 【行行出狀元】世界上最棒的職業 下一篇文章 【地景故事】 自由與平等的象徵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 作者其他文章【毛筆故事】 書法跨越視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