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恩山文化景觀擁有深厚的底蘊。圖/時報提供
圖/時報提供
文/Cindy Koon
模里西斯第二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二○○八年登錄的莫恩山文化景觀(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
莫恩山位於模里西斯西南端,是一座海拔五百五十六公尺的玄武岩山。由於位置偏僻、地形陡峭,整座山充斥著懸崖峭壁與茂密樹林,是當初法國殖民時期不堪虐待而逃跑的黑奴最佳藏身地點。若干年後,殖民者改成英國人,廢除了奴隸制度,山中黑奴卻不知道已經改朝換代,以為前來告知的警察是要來抓捕自己。生命與自由之間面臨抉擇,沒多做考慮,一個一個從山上跳了下去。
紀念自由之靈
如此歷史背景,讓人揪心。為了紀念這些爭取自由的靈魂,也為了抵制奴隸制度、提醒世人每一個人都平等,模里西斯政府於二○○三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世界文化遺產申請,二○○八年始獲登錄。
每次來到莫恩山腳望著山上,想著當初那一群勇敢的人,都覺得模里西斯人團結的情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此。雖然彼此祖先的種族不一樣,但都不想再經歷同樣的苦難與折磨,因此尊重彼此各自的宗教和價值觀,並以身為模里西斯的人民為傲。(摘自《模里西斯我的家:揭開神祕面紗!天堂島嶼的81個夢幻美景與文化趣聞》,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Cindy Koon
1981年出生於台北,父親來自模里西斯,奶奶則是印度裔。在台灣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14歲時回模里西斯念書,從而展開了充滿文化衝擊和多重語言挑戰的新人生篇章。
成年後離家10年,因父親突然病逝再度返回模里西斯,在不經意間踏上了「熱愛分享家鄉」的父親遺願之路。
擅長中文、台語、英文、法文和模里西斯克里歐語,開設臉書專頁「模里西斯我的家」,希望透過推廣活動和社交媒體分享,讓更多人認識擁有多元文化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