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森林浴 聽聲環遊世界

 |2024.01.23
2172觀看次
字級
厄瓜多 亞蘇尼國家公園。圖/取自tree.fm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卻沒有時間出門散心,為此,德國柏林設計工作室「New Now」推出網站tree.fm,匯集全球各地森林──從印度喀拉拉邦的熱帶森林、馬達加斯加熱鬧的叢林等,不管是手機或是電腦,只要進去tree.fm就能隨機「聆聽」森林浴。

New Now發現,儘管有親近大自然的需求與自由,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可實踐,他們認為,將森林「原音重現」也許是個好辦法,tree.fm便應運而生,即使在家中也能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紓解生活的緊繃感。

連上tree.fm後,不需要註冊,只要按下播放鍵即可,除了自然環境音,還添加立體聲及混音的效果,並以圖庫「Unsplash」的精美照片當背景,聆聽時,tree.fm在網頁還會顯示目前聽到的聲音、相片,是來自哪個國家地區等資訊,平台目前收錄數十種自然環境音,如果想換個地方,按一下「Next Forest Please」即可收聽到不同森林的聲音。

tree.fm匯集全球各地的森林,只要按下播放,隨時隨地都能來場線上森林浴。圖為播放頁面。圖/取自tree.fm官網

「聲」林資料庫  開放二度創作

另外,該平台還跟專門推廣林地復育、其他減碳計畫為主要投資目標的社會企業「Ecologi」合作,只要點擊網頁的推廣按鈕,就可線上贊助種樹。

tree.fm聲音檔案來源,主要來自於:「Sounds of the Forest」,它是全球森林的聲音地圖資料庫;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讓英國每年一度的森林祭(Timber Festival)被迫取消,因此,主辦單位英國國家森林公園決定舉辦線上森林祭,邀請大眾上傳自己所在地的森林錄音,建立「聲」林地圖資料庫,在這裡,也能找到台灣的聲音!一個位於基隆,另一個則是象山的小瀑布。

只要在Sounds of the Forest地圖上點開某個錄音檔案,就能直接播放,可能是蟲鳴鳥叫,也有風穿過樹梢的呼嘯聲、水流過土地的窸窣聲等,播放聲音搭配的相片就是錄音場域,也會顯示位置、錄音者、日期和座標等資訊,這些音檔也開放給藝術家進行二度創作,只要標明來源,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使用。

把全球珍貴森林之聲收錄於網站,或許也是留存大自然的一種方式。這個網站仍繼續蒐集各地自然聲音,只要錄製所處的森林或綠地一分鐘的錄音,並拍下眼前景象,填妥表單、附上檔案就能提交,如果錄音被接受,就會被標註在地圖上。

台灣 陽明山 Nature Soundmap有全球各地自然聲景。圖/取自Nature Soundmap官網

雙聲道錄製 彷彿身臨其境

早在2013年,澳洲一名自然錄音師馬克.安德森(Marc Anderson)便建立「 Nature Sound Map」,他透過Google API結合各地錄音檔與衛星影像地圖,使用者可以透過輕鬆拖移地圖,選取位置聆聽,讓人隨時可以來場免費的「聲音環遊世界」之旅。

除了自己的作品,安德森也邀請其他錄音師上傳,目前有90多名自然錄音師的作品,有多達415個地點的自然聲景;這些聲音景色,來自高山、湖泊、野外、動物棲息地等,聽到喜歡的聲音時,不只可以點擊地點看介紹,也能把這段錄音加入清單循環播放。

因為是專業錄音者製作,所以多數都是「雙聲道」錄製,用兩個麥克風捕捉360度立體聲,閉上眼睛、戴上耳機,彷彿就在當地,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蛙鳴、日本北海道貓頭鷹的合唱、亞馬遜叢林裡的蟲鳴、北歐森林的鳥叫等,都可以在這裡收聽。

美國 紐約州立公園。圖/取自tree.fm官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