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I 枯木逢春 樹癌褐根病 危機中見轉機 文/吳厚德 |2024.01.21 語音朗讀 17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成功大學榕園疑似罹病的百年大榕樹。圖/吳厚德台東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校園內,疑似罹病的榕樹。圖/吳厚德台南安平港區疑似罹病的鳳凰樹。圖/吳厚德復育成功的盆栽土壤,健康的團塊土壤,不知名的昆蟲種類豐富,植物長得很幸福。圖/吳厚德 文/吳厚德原來被專家判死刑的樹癌褐根病,竟然受到土壤微生物的妙用,又起死回生再逢春,樹木竟然又復活了!目前呈現褐根病蔓延的結果,到底有什麼危害呢?根據新聞報導,僅台北市地區,2022~2023年間共有591棵路樹倒塌意外,不僅造成財產損失,還讓路人受傷、死亡,褐根病傳染性高,若沒在一定時間內處理,很可能擴散到其他樹木,造成一棵病樹害死整座公園。(聯合新聞2023╱12╱03)學校、公園、綠地,甚至住家周圍也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不但危及樹木生存。褐根病會造成樹木無預警地猝倒,也成為潛藏的公安隱憂。「小心,褐根病就在你身邊」竟成真實的日常生活要提防的事情。我們都居住在這個地球上,人類和環境息息相關,當樹木都生病了,得了褐根病,這個病還會蔓延擴散,到底該怎麼辦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這些問題前因後果的關係。早在1927年日本學者已發表褐根病的文獻。褐根病的傳播主要靠健康根與病根的接觸、種苗帶菌、病土或機械傳播,病菌可在殘根中生活5至10年。然而有一個疑問:既然褐根病這麼早就存在了,為什麼直到近十幾年來才大爆發?且不僅在台灣的都會區大爆發,也在熱帶亞熱帶包括日本等,各國的都會區大爆發。有人認為「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而且在人煙罕至的森林,尚未有文獻資料顯示有大面積感染的記錄,更間接證明「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更進一步地,人們將染病後的樹木挖除、燒毀枝幹,同時對土壤採取燻蒸消毒工作,避免感染源蔓延。對土壤採取「燻蒸消毒」是何等可怕的事!「燻蒸消毒」使土壤中的生命、微生物,宛如遭遇到核彈等級的消滅,無一倖免,除了褐根菌還可以倖存。「人為因素」第一步錯在沒有好好照顧土壤,對土壤的忽視及無知,讓褐根病在近幾十年來逐漸大爆發;「人為因素」第二步錯在用最不智的方式來處理被感染的樹及土壤,「燻蒸消毒」後菌相真空的土壤,很快會被其它害菌快速占領。所幸人類還是會反省的,「燻蒸消毒」的工法已漸漸被質疑;但是對於土壤的復育及土壤的管理仍十分闕如。褐根病蔓延,土壤的菌沒有完全處理,即使再種新樹,不久也還是會染病,無法再種樹。試想當學校、公園、綠地,甚至住家周圍的樹愈來愈少甚至沒有樹,我們所身處的環境和空間將會變得如何呢?實在太可怕了!該如何復育被感染的土壤與樹木?讓居住在土壤裡的生物們很幸福,也讓樹木成長地很幸福。我們下次再說明。你家有沒有幸福的土壤、能讓植物開心成長的環境與條件?樹博士小教室褐根病中的褐根病菌為多犯性,寄主範圍廣泛,包括多種果樹、觀賞植物與林木。褐根病菌喜高溫多溼環境,遍布全台灣,無論是果園、觀光區、校園、行道樹、或是住家庭院,都可經常見到該病害的蹤影。罹患褐根病的樹木都有一個特質,就是樹木都很「不幸福」。 前一篇文章 春泥更護花 下一篇文章 公園綠地 大自然的清淨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微生物組的防治小黑蚊原理 土健康,小黑蚊自然走光光【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IX 小黑蚊的生活史及生活形態【樹博士系列 】 土壤的祕密Ⅷ 百餘年來與小黑蚊的抗爭史【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秘密 討厭的小黑蚊 到底有沒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