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國中生,大腸末端乙狀結腸打結,腸道腫大成S型,X光片下像咖啡豆,中國附醫醫師陳安琪透過大腸內視鏡,從肛門通氣幫他解開打結處。喻文玟攝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十四歲國中生因為腸子打結,腹部劇痛,送醫後在沒有開刀切除的情況下,四天後就康復出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安琪指出,這名幸運兒因為處置及時,在大腸尚未壞死之前,便以大腸內視鏡將其復位,免除開刀之苦。
這名學生因為劇烈腹痛、腹脹和嘔吐,被送到中國附醫急診。經過X光檢查,判斷是典型的乙狀結腸扭曲打結。陳安琪說,從發病到大腸壞死的黃金時間,目前醫學上並無記載。這名學生在情況急轉直下之前,獲得正確診斷,經由大腸鏡檢查及恢復術,前後只花二十分鐘。
陳安琪分析腸扭結成因,是因某段腸子繞著腸繫膜發生不正常扭轉,進而導致腸阻塞,使得腸壁血流供應受阻,最後因缺血而壞死。最糟時還會腸壁破裂,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危及性命。
陳安琪說,開刀雖然也可解決問題,但腹部開過刀後,將來患者可能有發生腹部腸粘黏阻塞的機會,會經常嘔吐及腹痛。使用內視鏡手術,患者付出的代價減少很多,但如常常復發乙狀結腸扭結,就須接受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