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鍾玲以近3年的時間完成《修行的女人》一書,細數中國佛教古今比丘尼、道姑的修行故事。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有感於古代僧伽團體中,女眾地位遠比男眾低下,女居士想要出家修道為比丘尼卻難如登天。作家鍾玲以近3年的時間蒐集並撰寫《修行的女人》一書,細數中國佛教古今比丘尼、道姑、現代女子共27人修行的故事,書中還有她化身「秦燕」的修道經歷。
退休後持續寫作不輟,鍾玲近來完成《修行的女人》,新書將於1月20日於高雄文學館舉辦高雄場發表會。
她今(1/18)日受訪並分享寫書的源起,主要是於完成《餘響入霜鐘:禪宗祖師傳奇》之後,驚覺寫了13名禪宗祖師都是男性,而其中3名女性則是微不足道的小配角,也感受到歷史上沒有人為比丘尼的修道著書立傳,於是決心書寫比丘尼的相關書籍。
她表示,古代人識字不多,會識字的女性還研讀經文更是寥寥無幾,能出家的比丘尼相當不易,因此她才發想寫出她們艱苦修行的故事;但史料或野史資料有限,於是她便以小說方式呈現。
《修行的女人》以短篇小說方式呈現,細數中國佛教古今比丘尼、道姑、現代女子共27名女子修行故事,這是鍾玲25歲起開始寫作後的第16本創作。
她指出,27名女性修行者中,有3篇傳說成分大於歷史成分,其中23名女主角都有歷史上真實人物的事蹟作為根據,從西元4世紀初西晉的淨撿尼師,寫到清末的了定尼師,描繪了18名古代尼師可歌可泣的傳說,包括描摹2500年前釋迦牟尼收的第1個比丘尼弟子;另有8位是現代女尼及道姑。
在第三輯「山中學道傳奇」中,撰寫1990年代一位女子化名「秦燕」,隻身到南部關子嶺山中學習道家修煉的故事。鍾玲坦言「秦燕」即是她的化身,在文章中寫出她認識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長之後,以及自己多年來個人的學道過程與世人分享。
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李瑞騰推薦《修行的女人》,於女力崛起的時代,將成為一面鏡子,映顯佛教世界曾經出現過的諸多比丘尼現象,提醒男女眾理當平等,一切不合時宜的陋習惡規都必須消失。
作家鍾文音也盛讚佛教小說的非凡歷史意識,書中寫出修行女子抽刀斷流及直球對決命運,是一本修行女子的生命故事集,同時也開啟了出家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