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陽明山上小祕徑──橫嶺古道 文/丹青 |2024.01.17 語音朗讀 19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質樸古道綠蔭蔽天。圖/丹青橫嶺古道標示牌。圖/丹青閩南語詩詞碑。圖/丹青 文/丹青一般陽明山觀光景點地圖,鮮少列出「橫嶺古道」這條不算長的小徑,大概對登山客或健行者來說太過簡單,但因適合體力負擔,近年來也受到中老年人的歡迎;又因為有一處竹蔭參天的隧道,被比喻成彷如京都嵐山的美景,前來拍照打卡的年輕人也逐漸多了。所謂古道,就是自古以來,居民為生活所需或貿易之便開闢的道路,有時得穿梭林間,有時得翻越高山,突破地形障礙連絡起各地的交通。橫嶺古道屬於越嶺古道,顧名思義,就是穿梭於山嶺中的古老步道。它橫繞紗帽山麓,百年來串連湖山與湖底地區,亦為昔日頂半嶺至陽明山公園兩地居民通行的路徑。左為紗帽山保安森林,右為湖山里谷地,因距離一般道路較遠,人為干擾少,林相極佳。橫嶺古道雖然只有八百公尺,但近年來串連起社區型的半嶺步道、湖山國小步道,成為一條總長二‧四五公里,可走上一、兩個小時的環狀登山步道,逐漸吸引民眾前還來。通常在陽明山公車總站下車後,沿著湖山路約走七、八分鐘,在一條經常會錯過的小路左轉,就是橫嶺古道的南端出入口。接下來只有一條小路,入口處短短的石階之後,就是平坦好走、被茂密樹林包圍的小徑。路上除了一些刻有閩南詩詞的木牌與幾座環形石磚椅之外,人為措施極少,是個古樸便簡的小徑。行到中途林木漸多,四周一片蓊鬱翠綠,就到了最具特色的竹林,在橫嶺古道的地圖上,取名「林蔭、竹蔭隧道」。此處多為自古即被農家種來當作綠籬的長枝竹,小徑一側是原生保安林,另一側是長枝竹密林,上方林蔭、竹蔭蔽天,好似一條綠色隧道;下方的土石路面鋪滿竹葉、樹葉,猶如走在一條沙沙作響的大自然地毯上。再走不遠,即至紅壇天上廟廣場。廣場上有造型優美的楓香姐妹樹,交疊生長宛如情深姐妹相扶持,秋日賞楓別有一番閒情雅致。此處即為橫嶺古道的北端出入口,可沿原路往回走,或到廣場下方的梅湖公車站搭小巴下山;體力較佳者,亦可在此連接半嶺步道北段和湖山國小步道,最後回到陽明山公車總站附近,完成二‧四五公里的橫嶺古道環狀步道。橫嶺古道算是一條陽明山小祕徑,路段平緩好走且綠蔭夾道,夏天走來也舒適;此外,還可以透過古道體會早年陽明山居民的生活足跡,享受幽靜的生態環境。 前一篇文章 【走過歷史】福建永安 抗戰文化遺址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馬崗漁村領略海女文化【寬鼎畫語】一瞬一華【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望春風、傳族聲、傳萬世──李臨秋故居【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走讀城鄉】《淡新檔案》發源地──戴炎輝故居【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走讀城鄉】 庶民生活博物館──陳家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