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陽明山上小祕徑──橫嶺古道 文/丹青 |2024.01.17 語音朗讀 20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質樸古道綠蔭蔽天。圖/丹青橫嶺古道標示牌。圖/丹青閩南語詩詞碑。圖/丹青 文/丹青一般陽明山觀光景點地圖,鮮少列出「橫嶺古道」這條不算長的小徑,大概對登山客或健行者來說太過簡單,但因適合體力負擔,近年來也受到中老年人的歡迎;又因為有一處竹蔭參天的隧道,被比喻成彷如京都嵐山的美景,前來拍照打卡的年輕人也逐漸多了。所謂古道,就是自古以來,居民為生活所需或貿易之便開闢的道路,有時得穿梭林間,有時得翻越高山,突破地形障礙連絡起各地的交通。橫嶺古道屬於越嶺古道,顧名思義,就是穿梭於山嶺中的古老步道。它橫繞紗帽山麓,百年來串連湖山與湖底地區,亦為昔日頂半嶺至陽明山公園兩地居民通行的路徑。左為紗帽山保安森林,右為湖山里谷地,因距離一般道路較遠,人為干擾少,林相極佳。橫嶺古道雖然只有八百公尺,但近年來串連起社區型的半嶺步道、湖山國小步道,成為一條總長二‧四五公里,可走上一、兩個小時的環狀登山步道,逐漸吸引民眾前還來。通常在陽明山公車總站下車後,沿著湖山路約走七、八分鐘,在一條經常會錯過的小路左轉,就是橫嶺古道的南端出入口。接下來只有一條小路,入口處短短的石階之後,就是平坦好走、被茂密樹林包圍的小徑。路上除了一些刻有閩南詩詞的木牌與幾座環形石磚椅之外,人為措施極少,是個古樸便簡的小徑。行到中途林木漸多,四周一片蓊鬱翠綠,就到了最具特色的竹林,在橫嶺古道的地圖上,取名「林蔭、竹蔭隧道」。此處多為自古即被農家種來當作綠籬的長枝竹,小徑一側是原生保安林,另一側是長枝竹密林,上方林蔭、竹蔭蔽天,好似一條綠色隧道;下方的土石路面鋪滿竹葉、樹葉,猶如走在一條沙沙作響的大自然地毯上。再走不遠,即至紅壇天上廟廣場。廣場上有造型優美的楓香姐妹樹,交疊生長宛如情深姐妹相扶持,秋日賞楓別有一番閒情雅致。此處即為橫嶺古道的北端出入口,可沿原路往回走,或到廣場下方的梅湖公車站搭小巴下山;體力較佳者,亦可在此連接半嶺步道北段和湖山國小步道,最後回到陽明山公車總站附近,完成二‧四五公里的橫嶺古道環狀步道。橫嶺古道算是一條陽明山小祕徑,路段平緩好走且綠蔭夾道,夏天走來也舒適;此外,還可以透過古道體會早年陽明山居民的生活足跡,享受幽靜的生態環境。 前一篇文章 【走過歷史】福建永安 抗戰文化遺址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民俗資產】 文昌筆的祝福【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