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重男輕女 親情變調

文/蓓爾  |2024.01.15
34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蓓爾

不知為何我的朋友中,好幾位都遇到特別偏愛兒子的父母,資源絕不公平,男孩就是養尊處優,女孩只得認命努力,期盼某日能得到父母的關注。

故事一:兩女一男中排行老二的女兒,她說,在家中她的地位最低,姐姐強勢,要她聽命;弟弟受寵,要她忍讓。求學過程中,她要自己賺取零用錢,大學畢業後,想再繼續深造,得先就業以賺足經費。碩士學位讓她有機會進入知名企業,逐漸站穩自己腳步也步入婚姻,這時弟弟要成家,父母要替弟弟買房,找她資助。其實弟弟待遇也不錯,只是父母想給弟弟更優渥的環境,便認為她理當成全,她想抗爭卻只被罵不孝。

在家中她就是次等公民,若不順從就被情勒,為了和諧,退讓之後,類似情節屢屢發生。我勸她因為家庭因素,造就她在事業上衝刺,也是促使自己向前的動力,凡事往正面看吧!只不過親情還是一道難解的習題,常常試煉著她。

故事二:家中有三女一男,正巧我朋友也是老二。情節類似,就是要靠自己長大,即使她已經上班工作,若說弟弟的不是,仍會被爸媽打到腿上條條瘀青,還得好一陣子穿長裙遮掩……說起故事也是落落長。海外生活的姐妹們同樣很爭氣,在各領域都有所長,而被父母全心呵護的弟弟,大學唸了五所,七年都沒能畢業,從來沒找過工作。

父親去世時,母親拿出一文件,要女兒們簽署,大家沒心思細看,都簽名了。父親任軍職,生活並不富裕,女兒們就業後定期給家裡孝親費,加上父親的退休俸,雖然看起來生活依然簡樸,其實媽媽早買入五間房子。不知情的女兒們簽下的是「放棄繼承同意書」,是媽媽為了同住的愛子,設下的保障。

事實上,長期同住的母子,因媽媽始終沒有意識到兒子年歲增長,保護過度變束縛,兩人常處於緊繃的狀態。平時,女兒們給的孝親費,足以支付母子兩人生活開支,但後來弟弟投資失利,賠光媽媽攢下的房產,弟弟此時才告訴姐姐們,當年媽媽要她們簽下的是何文件。朋友的媽媽只有小學畢業,卻能如此縝密的計畫一切,只是千算萬算還是沒能為愛子保護好財產,也是遺憾。

故事三:家中有哥哥跟兩個妹妹,我朋友仍排行老二。妹妹們結婚後離家,哥哥工作不穩定也不擅社交,蹉跎至今已六旬,爸爸去世後留下房產收租,母子倆一起生活。媽媽至今仍希望兒子能成家,等著抱孫,事實上兒子因長期沒工作,情緒不穩,還須求助心理諮商,媽媽卻未曾查覺自己也是兒子壓力來源之一。

媽媽每天都為兒子準備豐富的餐食,但女兒回家卻不見得有東西吃,甚至外孫們要吃,一律只有炒麵或炒飯。曾經哥哥加入直銷需要業績,兩個妹妹就得買單,然而小妹夫被倒帳、大妹婚姻受創分居,媽媽都撇清關係,一律不幫。疫情期間,哥哥堅持不打疫苗,所以不准妹妹們進家門,給媽媽的物品要放在一樓門口,按電鈴通知,隨即離開,然後八十五歲的媽媽再下樓拿取,因為哥哥足不出戶。原本還有租金收入,現在只剩自住的老家,問哥哥未來怎麼辦?他老神在在……賣房就能生活。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父母認為最好的,並不一定是孩子最需要的。同時,父母的觀念,有時也會影響下一代,故事中的朋友說,自己一女一兒,她不自覺地選擇了父母的方式,對兒子偏心,一度造成母女對立,同時發現自己跟兩個孩子都不開心,直到改變方式,才明顯轉變。自從媽媽立場公平,姐弟開始無話不談,終於重拾歡顏。她也體悟千萬不能重蹈「重男輕女」的覆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