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整理過的吉安化仁海堤,令人耳目一新。圖/陳金鳳
曾是日本真言宗信仰重鎮的吉安慶修院,訴說一段輝煌歷史。圖/花蓮縣文化局
文/陳金鳳
造訪花蓮不知已多少次了,此番卻是第一次來到「不是舊地重遊」的吉安鄉。
疫情後隨台中一中長青聯誼會的花蓮之旅,走踏了幾處對我來說是新景點,活動還有在地導遊的解說,讓我有機會了解或一窺小鄉鎮的文化典故,而有了不虛此行的充實感。
新景點之一的吉安鄉「化仁海堤」,令人耳目一新。吉安鄉舊名為「吉野」,是第一個日治時期官營的移民模範村,開啟今日吉安鄉棋盤式村落與農田規模的基礎。
1910年,日本一批移民搭船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畔,抵達花蓮南濱附近後,換乘竹筏登陸,落地繁衍生息,而在台灣出生的日本「灣生」卻在詭譎多變的歷史洪流中,承受遣返祖國卻無法適應、認同身分,對故鄉百般陌生、疏離,反而對吉安留下濃厚鄉情,朝夕相念記憶中的舊建築,如吉野郵便局……等,百餘年間,大批灣生不間斷來到吉安尋根,卻漸漸再也找不到舊日影像了……
原來吉安鄉曾有過這麼一段充滿異國情懷的人文歷史,讓人忍不住唏噓低迴。
旅遊行程,少不了會安排熱門景點跟著打卡,但有歷史故事或底蘊深厚的在地文化,小城鄉鎮更值得探索,有如尋覓古寶,有如穿越失落時空,就算舟車再勞頓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