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首次突破「兆元」大關,持續成為大陸出口的強效動能。圖為中國比亞迪產車。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2日發布2023年度「外貿成績單」,數據顯示,去年大陸進出口總值人民幣41.76兆元(約新台幣182.7兆元)、年增0.2%,優於預期,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產品,持續成為出口的強效動能,「新三樣」產品出口首次突破「兆元」大關。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就2023年全年進出口狀況舉行發表會。根據大陸海關總署數據,去年大陸進出口總值人民幣41.76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0.2%;進口17.99兆元、下降0.3%;出口23.77兆元、成長0.6%。
分地域看,去年大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兆元、成長2.8%,占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
對拉丁美洲、非洲分別進出口3.44兆元和1.98兆元,分別成長6.8%和7.1%;第四季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兆元、4.67兆元,分別占13.2%及11.2%。
此外,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已擴大至22個,合計進出口7.67兆元、成長2.7%,占進出口總值的18.4%;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推進,年度進出口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成長。
初步統計,2023年跨境電商進出口2.38兆元、成長15.6%。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方面,去年大陸出口機電產品13.92兆元、成長2.9%,占出口總值的58.6%。其中,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兆元(約新台幣4.64兆元),首次突破「兆元」大關,成長29.9%。
另外,去年大陸有進出口紀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兆元、成長6.3%,占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展現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大陸去年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貨物貿易進出口好於預期、實現促穩提質目標。
展望今年,他認為,外部需求仍低迷,多個國際機構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和貿易成長整體上不如疫情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加劇,還有像最近的紅海航運通道受阻等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都會對貿易活動形成干擾。
但他表示,大陸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支撐高品質發展的要素條件源源不絕,加上大陸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相信隨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及高水準開放穩步推進,外貿外資基本盤將持續鞏固,進出口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