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碳權收入創新高 去年進帳6200億元

 |2024.01.10
42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政府賣碳權的收入再度寫下新高,2023年為國庫進帳184億歐元(約新台幣6200億元),增幅達40%,這筆錢將用於低碳經濟的改造。

德國聯邦環境署(Umweltbundesamt)旗下的排放交易管理局(DEHSt)表示,2023年賣碳排放憑證共進帳184億歐元,再度創下新高。

歐盟2005年起實施碳交易制度,先由歐盟訂出排放總量上限,再由參與的國家地區把排碳權利的憑證,藉由免費或拍賣的方式發給企業;這套制度適用發電業、石化等能源密集產業和航空業,企業擁有足夠的碳權才可排碳,多餘的碳權也可賣給需要的買家。

近年歐盟碳權價格持續上揚,2020年每噸才24.61歐元(約新台幣836元),去年已漲到每噸83.66歐元(約新台幣2844元)。

德國政府去年在歐盟排放交易計畫(EU ETS)共進帳77億歐元(約新台幣2617億元),成長12%,此類涵蓋能源部門與工業,以及歐洲內部航空的碳排。

此外,德國將碳交易擴大到交通及建築的碳排,2021年起實施國家碳交易機制,不論開車用油或室內暖氣用瓦斯都得繳交碳費,一般俗稱碳稅;去年,德國每噸碳排課徵的碳稅固定為30歐元(約新台幣1020元),結果為國庫帶來107億歐元(約新台幣3638億元)的收入,較前一年大幅成長67%。

德國政府賣碳權的收入,全部注入氣候與轉型基金(Climate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主要用於低碳經濟結構的改造,例如:補助電動車基礎建設、擴張再生能源、工業脫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或補貼低收入戶的能源支出等。

聯邦環境署署長梅斯納(Dirk Messner)表示,碳交易制度讓排碳有價,可說是達成減碳目標的主要工具,目前這套制度已納入全國85%的碳排,對社會走向低碳經濟大有助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