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7日舉行國會大選,現任總理哈希納(右)領導的人民聯盟黨獲七成五席次,應可順利連任總理,中國大陸駐孟加拉大使姚文(左)8日在達卡送花向她道賀。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孟加拉7日舉行國會(國民議會)大選,選委會8日宣布,哈希納領導的人民聯盟黨(AL)已拿下幾乎7成5席次。選舉結果顯示,她幾乎篤定連4任總理。由於主要在野黨「孟加拉民族主義黨」(BNP)以許多人士在選前被捕為由,除指控這次是「假」而且「可恥」的選舉,並呼籲選民抵制,使投票率下降。選委會宣稱,共約1.2億合格選民中,投票率僅4成18,遠低於2018年的約8成。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包括歐盟在內,地球總人口約4成9要選舉,其中多場選舉的結果將在今後幾年證明至關重要,是「終極大選年」。美國《洛杉磯時報》則引學者兼作家馬修斯報導,今年共76國家地區有選舉,涵蓋地球總人口半數的42億人,將是世界史上最大的選舉年,但民主制度能否存續備受挑戰。最新全球研究報告顯示,各國家地區的民主力量均呈現衰退,民眾普遍對民主制度幻滅,特別是年輕人。
國父之女 藉經濟成長掩蓋專制
孟加拉國會議員1任5年,連選得連任。BNP在選前亦要求哈希納請辭,並同意由中立的看守政府執行選務工作。BNP等在野黨去年為此發動為期數月的示威抗議,但她予以拒絕,還形容BNP是恐怖組織,BNP即發起杯葛,並聲稱該黨約2.5萬名幹部遭打壓被捕。該黨2018年曾參加國會大選,2014年也因抵制而未登記參選。
哈希納是孟加拉國父拉曼女兒,拉曼及其家族成員大多命喪1975年爆發的軍事政變。現年76歲的哈希納1996年首度成為總理,接下來將是第5個總理任期。此次共選出298席,近2000人角逐。據選委會發布的非正式結果,AL獲223席;無黨籍獲61席;國家黨(JP)獲11席。
哈希納2009年在中立的看守政府主持下歷經激烈選戰勝選後,就開始將孟加拉變為一黨專政國家,藉由修憲將中立政府舉辦選舉的行為改為違法。她過去15年來則利用經濟成長轉移人民對其獨裁專制的焦點。西方世界則對其政府侵害人權的行為加強施壓,例如打壓在野黨,以及動用孟加拉治安單位造成在野人士「人間蒸發」。
勢力一面倒 選民毫無熱情
正逐鹿該地區的中國大陸及印度則替哈希納說話,印度還持續運用其愈來愈大的外交影響力,呼籲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別對她過於嚴厲。
哈希納自己的選區位於戈巴爾根杰,在首都達卡以南約165公里,這次席捲24萬9962張選票輕鬆連任,該選區第2名候選人的票數僅469票。哈希納7日聲稱,她正盡全力確保民主在孟加拉繼續,這場選舉公平公正。
選前因外界咸認為結果會一面倒,故選民似乎毫無熱情,有選民直言,「我沒回老家投票,因為我這票(對選舉結果)又有什麼影響?」
另外,印尼、俄羅斯及美國等國皆將舉行選舉,馬修斯表示,有些選舉可能只是鞏固現有統治、有些恐加劇內部衝突。而5月印度國會大選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