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尾從棲蘭山上抓下來的觀霧山椒魚,尚未長大,體長只有六公分長,宜蘭大學研究人員將牠放在冰箱飼養。姜炫煥攝
【本報宜蘭訊】宜蘭縣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以上的棲蘭山區,發現觀霧山椒魚!退輔會森林保育事業處昨天興奮的宣布這項喜訊,代表森保處保育棲蘭山區有成。
「至少發現十五隻以上!」森保處處長周幼菊說,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教授毛俊傑與學生於今年四月到六月,分兩次到海拔一千三百公尺到一千九百五十公尺處的棲蘭山林道潮濕處調查,發現十多隻觀霧山椒魚,牠們都躲在潮濕的石頭底下,不易查覺。
森保處總技師李炎壽補充說,去年四月間,他與員工在棲蘭山一處林道清整步道時,有員工在一處陰濕的石頭縫裡,找到一隻奇怪的「蜥蜴」,抓起來研究;他一看是冰河時期孑遺的山椒魚,屬珍貴稀有動物,拍照存證後放生;下山後,他將照片提供毛俊傑研究,毛俊傑研判是最新發現的物種觀霧山椒魚。
周幼菊說,目前森保處先請宜蘭大學調查觀霧山椒魚在棲蘭山的分布及數量,明年四月起再調查觀霧山椒魚在棲蘭山區的生態、環境等。
山椒魚又稱小鯢,屬兩生綱有尾目小鯢科的兩棲爬行動物,在一億八千萬年前中生代侏儸紀時期,即與最古老的鳥類始祖鳥同期出現。山椒魚被稱為冰河時期孑遺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珍貴稀有動物。
山椒魚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國東北、韓國及日本。在低緯度、溫度高的地區不曾發現,亞熱帶的台灣能有山椒魚,實屬例外。學者認為是因台灣高山地形保有寒溫帶氣候,讓山椒魚仍能生存,所以台灣是世界上山椒魚分布的最南界,在動物地理上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