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妍伶
夕陽讓滿滿整個牆面的書藉都鍍上一層金光,沒有蟬鳴的城市午後,我們相偕一起聆聽書本說話。書本們在車水馬龍的喧鬧中細語,有緣人才聽得到。
謝謝你陪我逛這家舊書店尋寶,畢竟願意在這樣的場所盡情消磨時光的人已不多,尤其當低頭族不再捧著書本閱讀時,「舊書店」終將會成為一個絕滅的名詞。多麼慶幸你我仍有這項共同興趣,甚至彼此熱烈討論與推薦好書。
稍晚,我們共乘著機車回家,歸途路旁的公墓在眼尾餘光中乍現、消失,我心血來潮地問你可曾想過,當某一天若父母都不在時,將會是怎麼樣的景況。你邊騎車邊搖頭,沒有答話。
是的,望著你的背與肩,你還年輕,以為日子長遠甚至不須思索,一如當年僅僅三十八歲的我,同樣不曾思考生命的意義與無常變化,因此當我面臨父母猝不及防的雙亡之後,必須用許多年的時間慢慢自我療癒,心靈傷口未敢輕易碰觸。
但我仍屬幸運,至少現在還能與兒子──你,談論著此事。驀地想起了禪宗「看腳下」公案。初秋的夜風徐徐,暑意頓消,車頭燈光筆直地照著前方,雖然無法看得更遠,但至少我們當下都還能掌握眼前的一片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