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穀是指穀物在脫殼後保留完整的麩皮、胚芽與胚乳,台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推動「全穀標」。圖/台灣穀物協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健署資料顯示,民眾因為對全穀認知不足、挑選困難,導致全穀飲食不普及;台灣民眾膳食纖維普遍取不足,顯示全穀飲食還需大力推廣。因此,強化市場辨識性、推動全穀標章驗證制度,勢在必行。
社團法人台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多年來致力於提高全穀及非精製雜糧的攝取,為提供國人更多元的市售全穀產品參考,歷經三個月申請審查及籌備,2023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已有首批全穀標章驗證通過,2024年開始,民眾將有更快速辨識全穀產品的參考標準。
主導全穀標章啟動的台灣穀物協會第四屆理事長賴喜美表示,透過全穀食品驗證標章作為民眾安心選擇之管道,已成為全球各國推動全穀食品的不二法門。此次全穀標章推動獲得不少廠商積極響應,而桂格燕麥片是成功獲得台灣全穀標章驗證的首家品牌大廠,通過的品項主要包括桂格即沖即食大燕麥片、桂格有機大燕麥片、桂格原片原味大燕麥片等類別產品,獲得100%全穀含量之「全穀100」標章。
「提高全穀食品的攝取,已經成為國際重要趨勢!」賴喜美說,相較於精製穀物,全穀保留麩皮與胚芽。一般來說,胚芽及麩皮雖只占穀物的10~20%,但營養成分卻不容小覷,有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可提供相當含量的膳食纖維與植化素(生物活性物質)。
台灣穀物協會表示,依據衛福部「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規定並參考歐美各國作法,以「每份產品全穀所占公克數」訂定驗證標準,全穀標章以「全穀100」、「全穀51+」、或「含25%+全穀」三種數字呈現,分別代表全穀百分比為100%、51%以上、或25%以上,數字愈高、代表該產品之全穀比例愈高,幫助民眾自我評估每日食用全穀含量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