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產今日表示,接獲基層教師反應,教育部主管之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管理辦法窒礙難行,老師若給予額外指正,都可能被扭曲為霸凌,最後可能變成不敢管。圖/unsplash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針對新北校園傷人案,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日表示,接獲基層老師反應,有關教育部主管之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管理辦法窒礙難行,且又因為某高中事件相關人員遭懲處,造成寒蟬效應,許多學校怯於法處理學生帶違禁品之問題,老師若給予額外指正,都可能被扭曲為霸凌,最後可能變成不敢管。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表示,目前教育現場之教師形同被廢武功,不能糾正學生(口氣不好也被投訴)、不能處罰(連罰站都是體罰);針對「有問題」的學生,老師若給予額外指正,都可能被扭曲為霸凌,最後可能變成不敢管。
教育部於去年2月11日發函給各校修正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林碩杰指出,依據教育部的規定,所謂「有相當理由及證據足以認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違禁物品」、「合理懷疑」、「二位以上之學生家長會代表」等規定,基層教師表示,若非難以執行、就是容易被扭曲為霸凌。
另外,受保護管束之學生需要特別管理,教育部應明確化相關處理辦法及規定,且應該比一般學生嚴格,保護校內其他學生。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局若只會事後派心理師及社工師駐校輔導,而不設法改變現狀,繼續讓學生持違禁品入校甚至犯案,校園恐無寧日,對於校內其他學生也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