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四川、日本接連地震,讓人心驚膽跳。台北縣八十九年起執行「公有建築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最近驚覺進度嚴重落後,七十六棟有安全之虞,須補強的建築至今只完成十六棟,約二成。
資料顯示,台北縣八十九年提出四大類、二百六十六棟列管應評估耐震能力公有建築,有七十六棟須補強,其中有四十一棟連續八年未編列任何補強預算,以林口衛生所、縣警局勤務大樓危險指數最高,至今仍都使用中。
縣長周錫瑋日前在川震後,指示工務局長李四川了解公有建築安全情形,赫然發現這項方案嚴重延宕,進度落後程度被知情者形容「腳尾發冷」。逐一釐清舊檔案就花了兩個星期,上周五報告才出爐。
工務局說,四大類公有建築補強進度不一,消防類較積極,二十二棟須補強者有十九棟已執行;警政類三十二棟須補強,至今僅執行十棟;醫療類十四棟須補強,僅五棟已編預算。
行政類八棟除了平溪活動中心之外,其餘七棟都是公所大樓,包括林口、新店、瑞芳、八里、三峽、石碇、樹林,僅新店市公所去年編預算補強中,林口鄉公所則搬遷新大樓,其餘連預算都未編,官員擔心「萬一震倒了,怎麼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