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保險局將對實支實付保單做改革,並以「損害填補」為原則。圖/資料照
【本報綜合報導】金管會保險局今(12/26)日指出,將對實支實付保單做改革,有兩大重點,一個是未來民眾在保險體系的實支實付所獲理賠,將以實際住院醫療等開銷支出為限,另外也將執行新的通報機制,讓保險業者了解保戶的實支實付張數及理賠情形。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將以「損害填補」原則作為改革原則。他指出,現在的保單並沒有「損失分攤」的約定,未來新一代的實支實付商品必須朝上述方向做改變,包括壽險公會給予各公司發行保單所必須依據的「示範條款」,或是商品設計的相關法規,保險局都會找公會一起研議、修改。
未來保險公司和客戶簽署的保單契約上,也會清楚約定,當保戶持有多張保單時,在業者之間損失分攤的部分如何進行。
蔡火炎說,未來核保通報機制的重點將和現在不同,現在業者之間的通報機制,主要和其投保險種有關,即是實支實付或日額險的通報,但未來的通報機制,在險種上會有新、舊的區分,以讓業者在核保時過濾恐會出現損害「過度填補」的申請。
至於是否要建立「共保機制」一事,蔡火炎持保留態度說「尚無所悉」。有關做變革的時間是何時?蔡火炎並未言明,但明確希望在保險業之間,落實「損失分攤」機制,亦即讓理賠回歸到「損害填補」的原則,同樣一筆醫療費用支出,倘若該保戶有3張實支實付的保單,那麼其有效保單所給予的給付總額,不能超過其當次醫療住院的實際費用支出。
蔡火炎也表示,民眾買實支實付保單,有些是因應「損害填補」之不足,但有的因為持有過多的實支實付保單給予理賠,因此反而有「過度填補」問題。保險局才希望未來朝向損害填補方向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