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赤崁樓整修 材料尋找增難度

 |2023.12.21
646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赤崁樓。圖/鄭惠仁

【本報台南訊】台南國定古蹟赤崁樓因長期使用及各種環境因素,導致建物本體裂化損壞及設備老舊,南市府去年啟動修復工程,目前修復工程以文昌閣為主,進度約45%。市府文資處表示,因赤崁樓古蹟有許多都是早年師傅純手工興建,像是外牆的綠釉瓶,費了一番功夫找尋修復材料。

赤崁樓為台南著名的古蹟觀光景點之一,整修工程以傳統工法全面修復,經費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斥資約9000多萬,分兩階段進行,目前以維修北側的文昌閣優先,之後再維修南厠的海神廟。有遊客表示,海神廟二樓有時可見修復情況,在古蹟現場見證古蹟修復,是很特別的觀光經驗。

文資處提到,為使修復期間不影響遊客的參觀活動路線,施工單位配合現場環境搭建空中棧橋,且棧橋兩旁還有茂密的樹林,師傅穿越樹林棧道,彷彿穿梭時光,協助古蹟回復原來的樣貌。

此外,赤崁樓因部分結構為早期師傅「純手工」打造,像是外牆的綠釉瓶、屋頂的瓦作、瓦當等,文資處花費約1年的時間找尋修復替代材料,尤其,破損的綠釉瓶尺寸有大有小,都需要重新開模燒製,因此增添了赤崁樓修復的困難度。

文資處表示,為強化赤崁樓整體建物防火等相關安全性,園區電機電路也將重新整修管理,另外未來也會增設無障礙電梯,讓更多遊客可以一同見證台南的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