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公布今年度的10大教育新聞,內容包含高教、中小學教育、幼兒教育,排名第一的新聞是「雙語政策」,認為政策嚴重影響正常教學與學校教育的發展。圖/unsplash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公布「2023年台灣十大教育新聞」,雙語政策名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是「不適任教師處理迷航」、「總統候選人大撒幣」;同時,今年金驢獎頒給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彰化縣政府及惡質民代。
全教總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葉蕙芬表示,雙語政策嚴重牴觸國家語言發展法,缺乏學理專業,嚴重影響正常教學與學校教育的發展。此外,雙語教學除了影響華語、英語、本土語等語言,在政策上還強加在各個領域,盼3位總統候選人能從英語友善、多語台灣的角度,用更嚴肅的態度重新檢視國家語言發展策略。
針對不適任教師處理,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目前校園投訴幾乎無分情節輕重,即使案件無關教師的不適任,仍得面臨「類司法」調查。且教育部最近的修法不僅想將調查小組委員改為全部外聘,還試圖一手掌控調查委員的聘任權,既不尊重學校專業,也等於打臉教育部自身的調查員培訓制度。
現正值選舉期間,「總統候選人大撒幣」則名列今年第三大教育新聞。各陣營總統候選人不斷釋出教育利多,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與私校領域,諸如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補貼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調高公立大學教師學術研究費,並承諾補助私校比照公校教師調薪等,他們試圖以錢來解決教育問題。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他們支持教育公共化,但台灣民眾的稅賦負擔率僅是先進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根本無法讓教育公共化落實,因此總統候選人在大撒幣同時,也應該檢討稅賦問題,這才是務實作法。
全教總本次公布的十大教育新聞,包含雙語政策、不適任教師處理、總統候選人大撒幣、退撫基金撥補不足、民代干預教育、特教法修法、系所停招、兒少形象、義民中學違法解聘,以及代理教師完整聘期的落實。
全教總今天並頒發年度金驢獎給「令老師心灰意冷的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反向推動校務評鑑的的彰化縣政府」及「干預教育的惡質民代」等個人或單位。鄭新輝10年前擔任高雄市教育局長時就獲得金驢獎,現在擔任台南市教育局長,要老師為登革熱疫情負起責任,引發抗議,因此今年再度得到金驢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