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白蟻丘 巨大而神奇 文/梁大 |2023.12.17 語音朗讀 11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教堂蟻丘外形宏偉(圖右)。蟻丘剖面猶如迷宮(圖左)。圖/維基百科白蟻丘比成人身高高出許多,圖為6歲孩子和白蟻丘比高。圖/梁大Litchfield國家公園內驚人的磁場白蟻丘。圖/梁大圖/梁大圖/梁大圖/梁大 文/梁大平日喜愛自然科學,又偶然在澳洲北方荒地看到一座座巨大蟻丘,讓人忍不住好奇:究竟身長不到1公分的白蟻,特別是一生都投入在搬砂、黏合勞動中的工蟻群,是如何相互聯絡、傳達,極有默契的往著同一個方向,建造起一座座高達數公尺的「摩天大樓」,或是猶如排兵布陣、磁場圖案的蟻丘群呢? 澳洲北領地領土廣闊,人煙稀少,行車在北領地大荒裡,除了時常可見的袋鼠外,看到最多的就是白蟻丘了。這些白蟻丘從幾十公分高到幾公尺高的都有,數量非常多。白蟻非蟻乃蟑螂近親剛開始見著它們,納悶著這些高出地面的大大小小土塊究竟是甚麼東西,但很快就理解到,這些就是江湖中傳說的白蟻丘。北領地這一望無際的土地上,「有著數之不盡的白蟻丘」,這說法,一點都不誇張。 白蟻雖然名字有「蟻」、長得像螞蟻,也跟螞蟻一樣是社會性昆蟲,但在演化上,卻跟蟑螂親緣關係更近。白蟻和蟑螂同屬蜚蠊目,而螞蟻則屬於膜翅目。不與人居大有益環境 台灣民眾一講到白蟻,立刻聯想到牠們會破壞家具和建築,百害而無益。但其實地球上現今所知有3000多種白蟻,僅有5%左右的種類,是生活在人類家宅的,其他的都生活於大自然,是對生態平衡有益的昆蟲。接下來,就為大家科普一些澳洲白蟻和白蟻丘。 澳洲的白蟻種類多達200多種,大部分與人類棲地不重疊。大自然裡的白蟻,可以減少土壤結塊,進而提高水源涵養度,而白蟻丘也具有減少大水來時土壤的沖刷等作用,更別說白蟻本身是很多動物的食物來源。為求存活向空中發展澳洲因為半年乾季半年雨季,為了因應這種特殊氣候,白蟻便把巢穴建築在地面上,一方面在天氣熱的時候通風透氣,二方面在大水來臨時可以往上逃生,可謂冬暖夏涼,安全可靠。白蟻丘是工蟻建造的,工蟻們用口水混合砂土和糞便,一點一點地往上堆疊而成蟻丘。一座白蟻丘,居住著一個白蟻族群,蟻后可以活30~50年,一生產下無數的蛋。蟻后死後,新蟻后可以繼續使用同一個白蟻丘,並且繼續往外往上擴張領土,所以蟻丘通常愈蓋愈大,有的白蟻丘有幾十年的歷史甚至上百年,據說人類能測出最古老的白蟻丘在巴西,存在已超過4000年之久。 小昆蟲打造摩天大樓雖然澳洲北領地到處都能看得到白蟻丘,但想要安全又能近距離觀察的話,Litchfield國家公園是很理想的地點。公園內幾公尺高的白蟻丘數量眾多,因為形狀如高聳的教堂,所以稱之為「大教堂蟻丘」,其中最高的有8公尺高。大教堂白蟻丘比一個成人還高出很多,很難想像地球上除了人類以外,竟然有生物可以蓋出這麼大的「建築物」,特別是打造出巨大白蟻丘的「建築工人」,身長還不到1公分,手無寸鐵卻能蓋出如此的「摩天大樓」,真是令人讚歎造物者的神奇。 磁場決定建造方向光是參觀「大教堂白蟻丘」已經夠令人驚奇了,但讓我更著迷的是「磁場白蟻丘」。磁場白蟻丘全世界只有在澳洲北領地才有,這些白蟻丘造型非常特別,長長扁扁的,加上叢聚一起,遠看就像是矗立著許多墓碑的墓園,也像是排兵布陣的陣形或磁場。 當靠近看知道是白蟻丘時,我驚訝到下巴快掉下來了,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忍不住好奇:這些沒有眼睛的工蟻群,既沒有領頭的工程師,究竟是如何取得默契,說好一起往著同一個方向蓋出白蟻丘,又同時決定換方位再蓋出另一座呢?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磁場白蟻之所以能創造奇蹟,是因為體內有內建的磁場感知器,牠們會根據地球的南北磁極來建造房子。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白蟻的唾液裡富含鐵質,因此蓋起來的房子會順著地球的南北磁極決定走向──比較長的部分是沿著地球磁極,比較寬的地方則是東西走向,這樣蓋起來的房子,內部溫度永遠保持適當,通風透氣。科學家曾經用強力磁石來改變磁場方向,形成一個方向不同於地球磁場方向的磁場,果然這些白蟻開始按照新的磁場方向來建造牠們的蟻丘,證明這些小昆蟲確實能感受到大環境磁場的方向。所以了解愈深入,愈想再大喊一次: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雖然有人形容「蜜蜂是外星人」,但我覺得:這些白蟻無疑也是不同種族的外星人!生存法則打造智慧宅白蟻是一種很特殊的生物,牠們彼此之間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溝通,卻能夠建造出比他們身體還要大數百倍且具有通風能力的白蟻要塞。生物學家研究白蟻建築白蟻窩時發現,關鍵竟然是白蟻們留下的費洛蒙氣味。在剛開始建築蟻窩時,每隻白蟻都會抱著一顆小細砂粒,當第1隻白蟻憑直覺走到適當的位置,便會放下砂粒,並留下牠的費洛蒙氣味。第2隻白蟻爬到附近時,接觸到了前一隻白蟻所留下的費洛蒙,便會將砂粒也留在這兒,並用牠小小的前額,稍微壓平兩粒砂,增加穩定性。接著第3隻、第4隻……第100萬隻白蟻,都會依序搬砂堆疊,逐漸建造出龐大的白蟻要塞,而蟻群之間的溝通,僅僅是靠著殘留在砂粒上的費洛蒙氣味。簡言之,白蟻是具有「群體智慧」的生物,只要白蟻的數量夠多、時間夠長,慢慢的就能累積出如同白蟻要塞的巨大蟻丘。生物學家仔細並長期的觀察白蟻窩,發現白蟻窩會隨著時間、氣候和地形做適度的改變,也就是說,同一個白蟻窩,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隨著時間一起產生變化。因此,生物學家認為,白蟻窩是一種「持續的有機體」,也就是說,它並非是建造完成後就一成不變。【小百科】澳白蟻澳洲北部現存的唯一原生種白蟻為「達爾文澳白蟻」。白蟻被歸類為蟑螂的近親,主要是兩者外形雖有不同,但身體結構相似,且繁殖方式也相近。但總體而言,兩者的生活習性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最早的白蟻出現在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之間。和蟑螂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白蟻都有翅膀,只有繁殖型有翅膀,且牠們的翅膀長度遠大於腹部。達爾文澳白蟻群落規模通常不大,但是,如果牠們擁有充足的水分(如定期遷徙)及適合的食物、土壤環境(如閒置的木材或木製建築物),群落規模能夠變得很大,個體數達到數百萬隻,能夠迅速的摧毀木材。達爾文澳白蟻食性廣泛,可以取食外來種植物、象牙、皮革、木材及纖維素,簡單來說就是幾乎所有的有機質,牠們因此成為重要的農業害蟲,某種程度而言,澳洲北部可以說是因為牠們的存在,而被人類放棄用來種植蔬菜。達爾文澳白蟻也會蛀食活樹,甚至把樹環狀剝皮導致死亡,死樹隨後成為群落的巢穴,所以白蟻群往往被認為是大自然界重要的「分解者」和「捕食者」。 前一篇文章 毛孩7歲開始老化 定期健檢很重要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6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視覺DJ】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活射手】旅遊的邂逅生命畫語 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