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上尋野趣 夏遊竹林‧白蘭部落

◎武敏/文‧攝影 |2008.06.15
2397觀看次
字級

竹林部落 學當泰雅人

從明清時代就已開發的竹林部落,海拔900公尺,四周被油羅山、霞山、麥巴來山環繞,因擁有清翠竹林而聞名。

早期,此地因砍伐樟木、檜木而人煙鼎盛,曾有多達4、500人家,在此聚集,但現在卻因樹被砍完了,不少村民也就四散討生活,宛如遊客服務中心的花園國小竹林分校,全校只剩14名學生,是個名符其實的迷你學校、偏遠國小。

學校雖小,但竹林分校所有師生現在正推出一系列「遊學山林」課程,希望能將竹林的美與泰雅族的傳統文化傳遞出去,而我們,正是他們的第一批客人。

一下車,馬上就被茂密竹林所吸引,微風一走過,行駛山路的暈眩感,立即被竹林清脆聲響帶走,只覺一陣舒服。因為快接近中午用餐時間,我們短暫享受竹林之美後,便被帶往學校準備用餐。

一進校門,盛裝打扮的學生們就用傳統泰雅歌舞與樂器歡迎,動作不甚整齊,笑臉也有點生硬,但天真可愛模樣卻擄獲在場每位參加者的心。表演後,負責接待的張主任說,想吃飯,就得自己動手做竹碗、竹杯。

於是,我們這群城市鄉巴佬便拿起鋸子,一刀一刀地鋸出自己的杯、碗,然後再學泰雅族人一樣用手吃飯。「手抓飯」是他們的傳統吃法,利用拇指、食指與中指抓飯吃,而所謂的飯,是指被野芭蕉葉包裹的糯米飯,彈性十足,簡單搭配醃鹹肉、炸鹹魚、竹筍湯。

這一頓,是泰雅傳統獵人上山打獵的便當食材,雖然稱不上豪華,每個人卻吃得好滿足,而且是用自己鋸的竹碗喝湯,不僅成就感十足,還聞得到新鮮竹子的清香,讓我們快樂迎接接下來的行程。

白蘭部落 驚艷鳥嘴山

白蘭部落鄰近五指山、大霸尖山、鳥嘴山等高山,景色清新秀麗,有著「新竹縣的拉拉山」美名。白蘭的泰雅居民以種植農作物維生,隨著觀光客的增多,民宿、露營場地愈蓋愈多,但規模普遍不大又分散,呈現出泰雅族傳統的山居散村型態。

跟竹林部落一樣,白蘭的人口也不多,雖然登記的戶數有百來戶,實際卻不到50人居住,這裡才得以保留原始不受污染的自然景觀。

來到白蘭,當地人推薦鳥嘴山一定要去,不去會後悔。巴棍農場主人巴棍說,鳥嘴山是日本人取的,只是他實在是看不出這座山哪裡像鳥嘴?不過那裡確是泰雅獵人打獵的獵徑。

由於鳥嘴山距離部落有段路,通常民宿主人都會開著卡車載房客前往登山口,我們也不例外,只是一抵達鳥嘴山登山口,與其說它是登山口,不如說只是個方便下車的地方,因為一開始,就得爬上七、八十度陡坡的日本柳杉林,馬上來個震撼教育。

走過這片陡坡,接上了較為平緩的稜線,樹種也多了起來,烏心石、牛奶榕、竹林都紛紛出現。由於樹林茂密,雖然外頭艷陽高照,但走在樹林間卻不覺悶熱。而我們就在一陣上坡、下坡後,來到了海拔1551公尺的三角點,附近原本展望很好,可以眺望南庄石壁峽谷、加里山與明德水庫景色,但因樹長得太高了,視線反而都被擋住了。

大夥兒開心拍完照,就準備下山了,這時又是挑戰,因為下坡的坡度也很陡,但全程都在竹林間,必須邊拉繩索邊以竹子當支撐點,不少竹子都被磨的發紅發亮,好不辛苦。終點處可見位處深山中的白蘭部落全景,相當令人回味。「爬的時候辛苦,回想的時候幸福」,這就是爬鳥嘴山的最佳寫照,來回約花2小時。

泰雅傳統樂器

竹管琴:一樣只有四個音符,演奏者藉由拍打竹管而發出低沉穩重的音符。過去,拍板上包覆著羊、鹿、羌等動物獸皮,尤以具韌性的羊皮為多,但現在多以泡綿為主。

旅遊情報

1.交通:走國道3號下竹林交流道,右轉竹林大橋,續左轉122縣道,在35.5公里右轉上山,即可抵達白蘭部落。(註:山區路況彎曲狹窄,須格外小心)
 
2.行程:中華綠生活休閒發展協會於6月28、29日及10月10、11日,將舉辦「竹林部落‧白蘭部落‧清泉之旅」二日遊,也歡迎團體自行成團,相關訊息請洽(02)2500-7227,或上網查詢http://greenlife.myweb.hinet.net

3.遊學:竹林分校推出「竹林尋奇‧遊學山林」行程,相關資訊可上網查詢http://www.hyesb.hcc.edu.tw

4.住宿:巴棍休閒農場(03)585-6351,地址: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18鄰311-2號。

住宿情報 

巴棍農場

巴棍農場是白蘭最多房間數的民宿,除了有小木屋外,還有露營場地。抵達當天,原本以為沒其他客人,卻發現露營區爆滿,農場區處處是帳篷,好不熱鬧,我想他們也都是衝著一起床張開眼,就有鳥嘴山山景映入眼簾的面子吧!農場另也種有水蜜桃、甜柿、高山蔬菜,一直到6月中旬,晚上農場附近還有點點螢火蟲陪伴,數量之多,保證令人瞠目結舌。

羅山林道森林浴

羅山林道是早期竹林部落搬運木材的林道,自民國70年伐木完畢後,這裡就遍植日本柳杉。林道分成南、北線,南線在林務局羅山分站取右下,可至尖石、五峰與外界聯絡,但路況差;北線則取左上,通往林班地與油羅山登山口。

林道沿途除了可見成片竹林外,也是享受森林浴與欣賞青斑蝶、水麻、懸鉤子、龍葵等生態的好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