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我去哪裡,對當地的市場總是很感興趣。從物品堆積如山的韓國南大門批發市場,到什麼都買不到的寮國清晨市場,每一處的市場總是展現出不同的面貌,但卻有某些地方十分相像。
歐洲的舊貨 全都像古董
各個市場不但擺放的東西不同,人們在其中翻撿東西的樣子也非常不同。然而所有的市場都可以用一個印象連結在一起,那就是生動感。不管是富國還是窮國,市場都在生生不息地運轉著。那並不是被監禁在博物館玻璃框裡的時間,而是正在行進的生活場所,所以不管到哪個國家的市場,我根本不會有感覺悶的機會,也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好的情緒,反而會忙著捕捉人們擠滿市場的腳步。
歐洲市場同時擁有實質與滿足想像的趣味。從巴黎或羅馬的無名跳蚤市場,到路邊剪裁師坐鎮的佛羅倫斯皮革市場,以及將自家做的麵包與起司拿出來辦食品節的薩爾斯堡有機市場、還沒買就先讓人被豐富色彩迷炫的阿姆斯特丹花市,甚至是在巷道中隨處展開的car-boots sale(用汽車行李箱陳列舊貨的跳蚤市場),人們拿著各式各樣的舊貨或品質良莠不齊的物品陳列著,但因為歐洲總給人羅曼蒂克的印象,舊貨似乎瞬間全都變成了骨董。
在市集深處 找電影場景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倫敦的波托貝羅市場。這裡是電影《新娘百分百》的場景,片中好萊塢女星安娜(茱莉亞‧羅勃茲飾)與倫敦的書店老闆威廉(休‧葛蘭飾)在這裡展開了一場熱情的卡通式戀愛,因而,尋找電影裡休‧葛蘭開的那間旅遊書店,以及他住的藍色大門之屋,對旅人來說已經是必備的行程了。
某個下著雨的春日,我獨自前往波托貝羅市場,首先找的就是電影裡出現的地方。我在條條巷道中穿梭著。五顏六色的建築,看起來都大同小異,直到那天結束,我還是沒找到書店跟藍色大門。
帶著遺憾,無力的逛了一下市場,沿著長長延伸的骨董店往下走,突然又發現蔬果堆積如山的食品市場,店鋪充滿豐富多樣的紅黃色果實,讓我印象深刻。
我走了好一陣子,就看到市場盡頭的服裝店與飾品店。就像人種混雜的諾丁山地區特性,這裡的市場也是包羅萬象。雖然電影裡面出現的地方我一個也沒找著,但買了一串新鮮的葡萄回家享用,多少彌補了我的遺憾。
一人逛市場 悠閒的享受
之後有好幾次,我都自己一個人去逛市場,因為那裡可看的東西太多了,如果跟其他人一起去,會是非常煩人的事情。而一個人自由行,則可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心情特別不一樣。
參觀完市場之後,我會到咖啡館點一杯咖啡,這小小的悠閒,讓我有說不出的快樂。某天我像當地人一樣前往買魚跟蔬菜,某天我特別去看老碟子,又有一天我去看胸針與洋娃娃,好像一次把幾十年的量都看光了。
無論我往哪個方向看,都有堆積如山的東西吸引我。然而我無法輕易地將它們揣在手中離開,因為對我不太飽的荷包而言,那裡的東西實在是太昂貴了。
計畫外偶遇 抱回珠寶盒
即使是波托貝羅跳蚤市場的東西,還是貴得不像話。這大概是因為他們買賣的是耀眼的光輝歲月吧。這裡的舊貨價格,有時不合理到莫名其妙的地步,但是跟那些名牌貨的價錢一比,似乎貴得還比較有道理。因為除了實用性之外,我還能把這些二手貨曾走過的歲月與背後的故事,完整地抓在手中。
大概是因為這樣吧,在離開倫敦之前,我想擁有一個能讓我永遠難忘的東西。結果,在英國少有的一個炎熱天,我又到市場到處逛著,最後買下一個曲線很流暢的卵形珠寶盒。逛跳蚤市場的樂趣就在於計畫之外的偶然性。
看影片回味 回憶永保鮮
回到韓國之後,只要想到波托貝羅市場,我就會播放《新娘百分百》來觀賞。以前沒看清楚的一幕幕,深深鑽入了我心中。那是威廉與安娜分開之後,時間流逝的畫面。在賣蔬菜與賣花的店面前,風吹著,雨下著,景色持續變換著;花開了又謝了,謝了又開,黑色雨傘來來往往,時間就這樣流逝著。
看到這一幕的瞬間,我所有的回憶頓時都鮮明了起來。某個春天午後,我為了躲避傾盆大雨而跑向住宅區的巷道,在巷子裡的咖啡館靠一杯冰咖啡與白天的炎熱搏鬥著,這樣的記憶悄然甦醒。何況,在某個炎熱天買下的珠寶盒,現在仍在我的書桌上繼續累積著屬於我和它的歲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