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龍與舞者在坎城影展頒獎舞台上和觀眾及《十三聲》布條合影。圖/雲門基金會提供、 Photo by Yoan BOSELLI.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雲門舞集現正在歐洲巡演,10日於法國坎城雙年舞蹈節(Festival de Danse Cannes)演出《十三聲》,不僅作為今年舞蹈節的閉幕演出,同時也是這支舞作第一百場里程碑。仍在百場舞台的舞者的許誌恒說:「作為《十三聲》原版舞者,感受到《十三聲》越來越精緻與進化,也在不同位置找到各種可能。能跳一百場,真的很好!」
歐巡的第四站,雲門來到坎城演出《十三聲》。雲門首度獲邀參與坎城舞蹈節,在同為坎城影展的頒獎舞台上演出。坎城舞蹈節總監迪迪埃.德尚(Didier Deschamps)在百場演出後,祝賀雲門五十周年,並向全場觀眾提到「雲門美學非常獨特。」這也是迪迪埃.德尚到任坎城後,積極邀請雲門來訪的原因。
鄭宗龍《十三聲》是一齣出身萬華、挖掘台灣元素及文化記憶的舞作,不僅一解異鄉遊子的鄉愁,也讓外國觀眾跟著舞蹈探索台灣。圖/雲門基金會提供、劉振祥攝影
《十三聲》自2016年由國家兩廳院委託製作,在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首演後,七年多來演出遍布近40個城市,100場累積了十六萬觀眾人次。這齣出身萬華、挖掘台灣元素及文化記憶的舞作,不僅一解異鄉遊子的鄉愁,也讓外國觀眾跟著舞蹈探索台灣,舞作中也找出和不同文化的感應。
歐巡舞者在坎城完成《十三聲》百場演出後,趕赴德國路易士哈芬市法茲堡劇院(Theater im Pfalzbau)出演《毛月亮》,接著來到歐洲巡演最後一站西班牙特內里費島音樂廳(Auditorio de Tenerife),是繼2011年鄭宗龍以《在路上》後再訪,將以《十三聲》替這趟長達40天25場的海外巡演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