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無懼】靠勇氣自己轉變人生 |2023.12.03 語音朗讀 6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轉換過去的思考模式,賦予「失敗經驗」新的定義,未來就會不一樣!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有沒有聽錯?現代心理學權威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書中為現代人的焦慮提供出口,他主張個體都具有獨特性,而影響個人的人格特質除了內部因素,還包含社會情境、出生順序、生活方式、早期生活經驗,以及父母教育對個人的塑造。事實上,掌握人生幸福的關鍵,在於肯定自己、喜歡自己。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指出,沒有一個人是存在相同的世界,所有人都存在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世界裡。儘管有相同的經驗,只要賦予的意義不同,世界看起來就會完全不同,當然也會採取不一樣的行動。目的論能改變未來阿德勒以童年時期遭遇過不幸的人為例來說明這個觀點,例如,有人會認為「因為自己遭遇過不幸,所以學會了避開這些不幸的方法,並且可以努力讓自己的孩子不要遇到相同的事情。」也有人覺得「自己曾經歷過這些痛苦、克服過這些不幸,自己的孩子也應該要想辦法克服這些苦難。」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現在過得辛苦,是因為「童年時期的經歷」,也就是從「過去」探求原因,企圖以「過去的經驗來決定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原因論」。但阿德勒否定原因論,認為自己想怎麼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目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他稱這種思考方式為「目的論」。若用原因論來思考問題,根本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目的論中的目的和目標都在未來,就算無法改變過去,還是可以改變未來。當然人生並非凡事都可順心如意,甚至不如意的事占大多數,儘管如此,還是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度過這個人生,不一定要為他人改變,但可以為自己努力一次。 人生並非凡事都可順心如意,儘管如此,還是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度過這個人生。圖/123RF危機轉機 逆向思惟人生中的挑戰無數,每當面臨這些時刻,你看見「危機」?還是「轉機」?其實,將過去的失敗視為「陰影」,只是為不敢面對現實找藉口。「無法改變」是自己畫地自限、決定「不要改變」,阿德勒曾說:「只要三天,人就會改變,但是,你必須要『有勇氣』。」鼓起改變的勇氣,能讓人生「由負轉正」,但要如何避免這股勇氣一閃即逝,及時將它化成行動、掌握機會為自己翻轉人生呢?阿德勒對於面對困難時運用「逆向思惟」的看法,「無論是什麼經驗,經驗本身並不會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所以不要正當化不努力的心情,若是將過去的失敗視為巨大的陰影,未來也就可能因此存在失敗。轉換過去的思考模式,賦予「失敗經驗」新的定義,未來就會不一樣!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目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這種思考方式稱為「目的論」。圖/123RF認清自我 賦予勇氣儘管阿德勒認為「追求卓越」和「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來源,但因與他人比較而衍生的「優越情結」和「自卑情結」,卻會成為令人痛苦的主因。過度在意他人評價,會落入為回應期待而活的陷阱;若自覺比他人差,則會傾向找藉口逃避現實中該面對的課題,務必記住:競爭的對象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忙著回應他人期待或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只是害怕被討厭。阿德勒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我們可以撐傘,卻無法阻止下雨。」別人的想法如同下雨一般,無論花多少心力,也很難改變。讓自己從被他人情緒操控的禁錮中釋放,審視自己的「課題」,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人生。要提起勇氣向前邁進,必須從「喜歡原本的自己」開始,進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關於自我的價值是不求做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改變的勇氣。 想緩解飯後胃部不適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飯後散步,這能輕鬆地刺激腸胃,幫助消化。圖/123RF飯後不慢跑要散步每當用完餐後,很多人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據研究顯示,飯後散步有很多好處,專業醫師希瑟‧維奧拉(Heather Viola)表示,我們都該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後,抽出15分鐘好好散步一下。飯後不適合慢跑的原因,在於肌肉需要血流來提供所需的氧氣和燃料,這會使得消化系統缺乏處理食物所需的血流,在劇烈運動前進食會使消化系統不堪重負,還可能會導致痙攣和不適。飯後要多久才可以開始散步?維奧拉認為,飯後散步沒有特定的時間表,可以吃完飯後立即進行散步。飯後散步好處多,但如果飯後立刻進行體育活動而導致胃部不適,不妨等15分鐘左右再開始。飯後散步5大好處維奧拉指出,飯後散步有5大好處:促進消化、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血糖管理、維持健康體重以及改善睡眠。腹脹、便秘、胃酸倒流、胃部不適,這些都是進食後消化不良的症狀,想緩解這些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飯後散步,這能輕鬆地刺激腸胃,讓食物更快速通過,幫助消化。有不少研究顯示,經常運動有益於心臟健康,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減少胃灼熱、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 飯後最忌諱坐著不動,這可能會導致血糖過度飆升,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進一步解釋,如果讓這種情況持續發生,久而久之,會使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造成糖尿病前期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潛因。因此,飯後散步是避免這些疾病發生的有效方法。即使只是飯後進行15分鐘的散步,也有助於維持或減輕體重,步行有益於調節食欲,抑制在兩餐之間吃零食的衝動。飯後散步也能幫助調節晝夜節律,增強人體的自然睡眠、覺醒週期,使人更容易入睡,享受深層的休息模式。飯後散步該走多久?這取決於目標, 如果只想讓食物更容易消化,建議散步10分鐘就足夠,但如果想提高整體健身目標或達到每日1萬步,建議散步30分鐘左右最好。 前一篇文章 【無憂無慮】整天疲勞 可能想太多 下一篇文章 【正知意念】心理療法消解焦慮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