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西泠八家印譜》中看見趙之琛有刻這句話,他刻過兩方,一方是寬邊細字的朱文印,一方是有界邊的白文印,是用當時印壇最流行的「浙派」刻法。
浙派是由丁敬所創,他生性兀傲自負,釀酒自賣,酒店開在杭州西湖的冷僻巷底。「酒香不怕巷子深」,酒店經常高朋滿坐,畫家金農、大詞人厲鶚都是坐上賓。他也精於鑑別,在金石文字搜求考辨方面不遺餘力,對於篆刻亦有獨到見解,從不媚俗,喜秦漢古印樸拙風貌,創切刀澀進法,是「浙派」的創始人。
汪啟叔在《續印人傳》曾說他:「兩浙久沿林鶴田派,鈍丁(丁敬)力挽頹風。印燈續焰,實有功也。」
也在乾隆年間,原來風靡的大劇種崑曲產生重大翻轉,由優勢轉入衰敗。這時期,安慶人高郎亭率「三慶」戲班進京為乾隆皇帝演賀壽戲,是安徽的徽劇戲班演出,二簧調一舉取代崑曲,獨尊劇壇,新趨勢的京劇開始萌芽。
總會有起有落,趙之琛是在丁敬之後出生,他追隨「浙派」已是逐漸式微之時,但也列入「西泠後四家」,對浙派亦實有功也。
我喜文字,雅好金石,更愛優遊翰墨,「我用我法」來刻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