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的心意都給電影 金馬60終身成就獎陳坤厚 登匠人魂

曹麗蕙 |2023.11.27
475觀看次
字級
第六十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頒給導演陳坤厚。圖/文總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適逢金馬獎60周年,文化總會以甫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的導演陳坤厚為主角,推出匠人魂影片《刻畫時光的人》,片中陳坤厚走訪其拍攝的《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以及《小爸爸的天空》等多部知名電影場景,娓娓道出對電影的熱愛,講起鏡頭、畫面、光影,從影60年的他仍散發炙熱的眼神說道:「我就只會這個,就一輩子做這件事情」。

「我那個年代沒什麼娛樂,所以我大概很早就看電影」,少時陳坤厚就跟電影很有緣份,父親常常領著他進戲院,舅舅賴成英更是中影的攝影師,曾帶著他到片場參觀。影片中,他自曝初中就開始存零用錢買電影票,高中更是一周看三部電影的影痴,三年下來觀賞近八百部片。

面臨求職交叉口,在銀行業與電影業中他選擇了後者,「拍電影這種事情,機緣滿重要的,我先是看舅舅(賴成英)拍《街頭巷尾》,覺得這麼好玩,剛好有機會進到這個行業。」他在1962年考取中影一職,與舅舅一樣當起攝影師,開啟與電影為伍的時光。

一開始陳坤厚從攝影助理出發,他回顧當時「學擦鏡頭就學了好幾個月,做助理就做了七、八年」,他說:「我們是每天在拍戲,真的是365天的心意都在電影學習上面」,而「當你有機會獨當一面時,學到的都很紮實。」

導演陳坤厚從攝影助理出發,當時光擦鏡頭就學了好幾個月。圖/文總提供

現齡84歲的陳坤厚,至今仍在學習的路上,他認為拍電影無關年齡,只要有觸動自己的故事,就可以聚攏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完成一部作品,將轉瞬即逝的時光帶給觀眾,是快樂的一件事。

經歷過台語片黃金期,台灣電影漸漸從搭景轉為實景拍攝,陳坤厚在過程中試圖為本土電影找到自己的樣子。影片他說道:「我(幾乎)所有電影都在台灣發生。」其執導的《小畢的故事》情節多集中在日常生活,將同代人的共體經驗化為一部成長電影,叫好又叫座,讓他獲得當年度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為台灣新電影捲起一道浪潮。

「你的心絕對會透過你的眼睛,再透過你的鏡頭去呈現,你必須先愛這塊土地。」陳坤厚謙虛說:「我這個人滿笨的,就一輩子做這件事情(拍電影),這個東西永遠是你的。」

《匠人魂》跟著陳坤厚導演走訪《小畢的故事》拍攝場景。圖/文總提供

文總秘書長李厚慶表示,陳坤厚的電影以精確的鏡位與構圖見長,展現深具質感的視覺風格,並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諒解。他曾執導十五部片、攝影經歷多不勝數,一生投入電影,以電影養家餬口,也以電影結交朋友,第60屆金馬獎拿下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文化總會表示,這次更邀請到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陳坤厚導演,希望在金馬獎60之際,與民眾一同為台灣電影與電影工作者們喝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