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微兒
昨天晚上在外面餐廳吃晚餐時,老公從沙拉吧拿食物回來後,壓低聲量跟我分享:「剛剛有個小孩在沙拉吧胡鬧撒野又尖叫,他的阿媽心平氣和又好聲好氣地跟他講道理,沒有動氣或是就順著小孩,這麼會教小孩又有耐性,真是厲害。她就坐在你斜後方,我猜應該是個退休老師吧!」
這是我們的日常習慣,會在餐廳裡做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然後再將個人的所見所聞和心得分享給彼此,以防老夫老妻面對面用餐時大眼對小眼的冷場。
順著老公的方位說明,我轉過頭去看了一眼,覺得似乎有些眼熟,猛然發現「蛤?那不是我大學的同班同學嗎?」一向有記人強項的我立即翻出腦海中的印象簿:「林XX,彰化人,因為早讀,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同學,畢業之後到某社福機構擔任社工師……」在學校時我跟她並不算頂熟,畢業後開過一、兩次同學會之後也就未再聯絡了,但是難得巧遇老同學,我還是很興奮地前去相認並寒暄了幾句。
小聊一下後,知道她幾年前已經從機構退休,現在來台中幫女兒帶孩子,沒料到這麼湊巧會遇到我,還被我認了出來。久違重逢,確實是好意外好驚喜,但是讓我「驚」的部分,除了巧遇,還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比自己小了將近兩歲的同學,竟然成為老公口中描述的「阿媽」!
印象中那個總是被班上同學暱稱做「阿妹仔」的她,跟現在我眼前的她,確實因為歲月而有了頗為明顯的變化。回家後,我攬鏡自照一番,看著自己的樣貌其實跟老同學也「半斤八兩」,只是人家是真正升格當了阿媽,我則是「年齡已達、實際未當」而已,想必自己在他人眼中,應該也是會被尊稱為阿媽了吧!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中提及熟齡女子當被稱呼為阿姨時別再不開心了,應該要好好珍惜自己被人家叫阿姨的「現主時」,因為再過沒多久,我輩中人就會從大人晉升為老大人,「只聞阿媽不聞姨」了。年過半百又六,想想確實如此,自己如果還在因被人稱呼為「阿姨」而困擾不悅的話,除了是自尋煩惱外,恐怕還很欠缺自知之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