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影像徵件」攝影比賽 沈家祥〈艋舺清水巖〉獲首獎

曹麗蕙 |2023.11.26
513觀看次
字級
2023台北古蹟日老房子影像徵件前三名得主與得獎作品共同合影,右起首獎得主沈家祥、貳獎得主潘丁榮、參獎得主趙鈞毅。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主辦「老房子影像徵件」攝影比賽展覽開幕暨頒獎典禮,今(26日)天登場,今年以「匠人細工,老屋新風」主題,首奬由沈家祥拍攝市定古蹟〈艋舺清水巖〉脫穎而出。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首獎展現出「神的觀點、人的情懷」,彷彿艋舺清水祖師廟的神祇正凝視著廟公、門神和遠景的喜宴餐桌,呈現出古今交融、饒富故事感的畫面。


田瑋說明,台北市有接近550處文化資產,量體非常可觀。今年攝影比賽共吸引1088件作品參與角逐,最小報名者年紀僅10歲,最年長的則為76歲,共評選出52件得獎作品,還有不同國籍的參與者共襄盛舉。他感謝所有參賽者,用快門紀錄下老房子細膩的建築與工藝之美,帶領民眾進入文化資產,領略老屋風華,讓老屋保存為城市加分。

首獎作品為沈家祥的〈艋舺清水巖〉。圖/沈家祥攝影、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評審黃筠舒說,「隨著時代的變遷,老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競賽欣見新舊之間的對話,從舊望新、新舊場景的光影互動,成就了許多動人的畫面。前三名得獎者更在新舊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演繹出『匠人細工,老屋新風』的美好,是非常精彩的作品。」。

首獎作品為沈家祥的〈艋舺清水巖〉,畫面中一位長者靜坐於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廟門前,傳遞著堅毅守護的意象;令人驚喜的是,室內彩繪門扇與戶外廟埕明暗交織的構圖下,巧妙呈現一場喜宴流水席,揭示出新人將在清水祖師的庇佑下攜手扶持、永結良緣的未來想像。

沈家祥分享,有別於從外向內看建築,那天他走進清水巖,出來時由內向外望時,看到兩尊門神與如同現代門神的廟公辛苦工作相呼應,覺得畫面很有趣,「戶外又剛好有喜宴,大家共同回憶都在這裡,讓我看到歷史和現代的交融。」

貳獎為潘丁榮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主題的作品〈教堂正立面山牆之美〉。圖/潘丁榮攝影、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貳獎得獎者潘丁榮為聽障者,但他流露出攝影師超越無聲的藩籬,把鏡頭下的影像化約為別緻的語彙,他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拍攝主題的作品〈教堂正立面山牆之美〉,用近距離角度捕捉山牆、牛眼窗和泥塑裝飾,展現了文化資產的匠藝質樸卻又顯現精緻的美學風格,而獲評審青睞。

潘丁榮說,他的興趣是欣賞、拍攝老房子,但因要照顧母親,拍照的時間有限,得獎作品是有一次他經過大稻埕教堂,發現光影與建築雕飾交織很美,按下快門後,回家看了卻不滿意,特別在照顧母親之餘再造訪多次,並實驗出各種角度拍照,才有這次得獎作品。

參獎作品為趙鈞毅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圖/趙鈞毅攝影、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參獎作品為趙鈞毅的〈北投溫泉博物館〉,畫面紀錄了陽光穿梭過屏風照進博物館平台的景象,老屋的身影在光影的映照下呈現絢爛的色彩,頓覺青春奔放。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其他入選作品還包含了萬華林宅、劍潭寺、郭氏古宅、寶藏巖聚落等文資景點,展現台北市多元的歷史風采。展覽自今日起至12月24日於台北記憶倉庫展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