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沒有以前冷 台灣增溫幅度高於全球 |2023.11.22 語音朗讀 12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根據歷史統計,1991年至2020年間,台灣每10年氣溫上升達攝氏0.29度,較全球平均0.21度,暖化情況更明顯,冬天也沒有以前冷。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氣象署表示,根據歷史統計,1991年至2020年間,台灣每10年氣溫上升達攝氏0.29度,較全球平均0.21度,暖化情況更明顯;主要與東亞地區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東北季風強度較過去減弱有關,以致冬天沒有以前冷。中央氣象署在臉書「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中表示,氣候變遷已經對全世界造成嚴重的衝擊,台灣也因為氣溫上升與降雨型態等變化,進而影響經濟、產業與民生安全。就台灣的氣候情況來觀察,根據氣象署的13個平地測站資料,1898至2020年間溫度上升趨勢為「每10年上升0.11度」;然而在1991至2020年間氣溫上升速度已達「每10年上升0.29度」,相較於全球溫度上升速度每10年上升0.21度,台灣的暖化速度明顯更快。氣象署氣候預報科長羅資婷表示,其實在全球統計上,北半球暖化程度高於南半球、陸地高於海洋,其中東亞地區又是暖化現象特別顯著的區域,也是為何台灣增溫幅度較全球平均更明顯的原因。羅資婷說,初步推論,東亞地區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造成冬季東北季風強度相對減弱,才讓冬季增溫的情況,相於夏季氣溫升高更加明顯。圖/資料照片由於今年已確定為聖嬰年,是否也會影響長期統計;羅資婷解釋,聖嬰年約每5至7年就會有一次,就過去的記錄來觀察,發生的頻率並沒有太大變化,在長期統計上影響相對較小。根據資料,在降雨部分,雖然台灣年總雨量並沒有顯著增加或減少的趨勢,不過極端降雨的強度卻增加;目前的觀測結果也發現,台灣降水呈現春雨減少,小型降雨日變少,南部地區連續降雨日減少、連續不降雨日增加。氣象署綜合過去資料與未來評估,氣候變遷將讓台灣的降雨型態逐漸呈現「乾季愈乾、溼季更溼」、「連續降雨日縮短,連續不降雨日增長」、「梅雨季的極端降雨增加」等趨勢。氣象署說明,平地站為海拔高度低於300公尺的氣象站,包括淡水、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恆春、宜蘭、花蓮、成功、台東和大武共13站。 前一篇文章 北市敬老卡年花12億 16萬人從沒使用 下一篇文章 大型企業遭駭 資安院:明年啟動私人企業通報服務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22025.08.2003吳修齊基金會訪佛光山 期許做更多好事2025.08.2004波士頓慶中秋 佛光人傳三好2025.08.2005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6宇宙暗物質2025.08.2107佛法多元傳播 藏海無涯學術研討2025.08.2008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9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10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內閣改組 卓揆:本周完成大罷免挫敗 賴蔡合體喊團結童子賢:主流民意 就是挺核台中市標售水湳土地打造科技宅聚落 R20聯開案動土智慧製造展 聚焦AI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