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明的創作以鋁片為素材,宗教信仰為底蘊,作品色彩繽紛具視覺張力。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創作就是我的正職!」高雄市大林蒲在地藝術家楊富明73歲,卻有一個不老的創作魂,一件件以鋁片裁剪做成的仙鶴及富有宗教底蘊的作品,色彩繽紛,充滿視覺張力,受邀到「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展出。
有不少勞動朋友在退休後只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不過出身大林蒲的楊富明自中鋼公司焊工退休後,創意大爆發,以心中虔誠的信仰及大林蒲的海岸為基調融入創作,果然做出令人驚豔的作品。
楊富明今(11/14)日受訪表示,「我每天早餐後就開始創作,有時忙到連午飯也沒吃,就是希望作品一氣呵成!」原來擔任焊工的楊富明對於金屬就有特殊的情感,創作靈感來自於他的宗教信仰,使得題材更聚焦,也充滿了神祕的氛圍。
楊富明將金石結合神像公仔等,搭配鋁片剪成的仙鶴、塗抹白膠製成雲朵,數百件作品將自家一樓,妻子經營的理髮廳打造成獨樹一格的「仙境」樂園, 街坊鄰居都成了他的忠實粉絲,不時給予讚賞,入夜後還有閃爍的燈飾,成了炫目的奇幻世界。他不僅是「在地藝術家」,還被形容為大林蒲的一景。還有跨領域藝術家以楊富明為題材,於「鋼雕室內主題展」展出影像作品《仙境》,跟拍楊富明每天的創作及源源不絕的巧思。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另一名85歲的「國寶級釘畫藝術家」胡達華也受邀在國際鋼雕藝術節展覽。來自九份,早年從事五金貿易的胡達華,退休後自創以釘子將回收鐵鋁罐釘在畫板上製成「金屬馬賽克」。
他努力蒐集顏色繽紛的鋁罐,按顏色做分類、拆剪及釘製,透過創意釘貼成各式的花朵、圖騰,幾乎每幅作品的創作都逾一個月的時間,他特別鐘情鋁罐上印有「Taiwan」字樣的鋁片並用於創作中,呈現獨特的台味風景。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胡達華這次參展特別挑選和高雄有關聯的主題,包括《大船入港》、《夜遊愛河》及《木棉喜春》等作品。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推薦2位具有不老創作魂的藝術家楊富明和胡達華,肯定他們的創意也鼓勵更多民眾自我發掘藝術創作潛能,讓生命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