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佑健康及智慧的野宮大神正殿。圖/林孟慧
日本境內最古老的黑木鳥居。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在日本京都市右京區,有一座曾出現在《源氏物語》的神社──野宮神社。此神社年代非常久遠,於日本大同四年(八○九)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歷史。
《源氏物語》為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所著,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也代表著日本古典文學的頂峰。在全書五十四帖中的第十帖〈賢木〉之卷中,即有關於野宮神社的描寫。
野宮神社的名稱,是由「野宮」發展而來。據聞日本天皇換代時,會從未婚的皇室女性(內親王或女王)中挑選代替天皇的「齋宮」,前往伊勢神宮進行祭祀。而在進行此任務前,「齋宮」齋戒沐浴一年之地,即稱為「野宮」。
來到野宮神社,首先可以看見巨大的黑木(原木顏色)鳥居,這是日本境內最古老的黑木鳥居;其他神社的鳥居大多漆成橘紅色,因此更顯得獨樹一幟。黑木鳥居的右前方,立有「野宮神社」及「歷史的風土特別保存地區」兩塊醒目石柱,以及「源氏物語の旧蹟:嵯峨野の宮」的大木牌一座,十分引人注目。
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保佑健康及智慧的「野宮大神(天照皇大神)」正殿,右側是掌管多子多孫、生產順利、事業發展的「白福五稻荷大明神」,以及庇護財源廣進、藝能進步的「白峰弁財天」;左側則是護佑病者的「龍神」,以及締結良緣的「野宮大黑天」。因為「締結良緣」及「學業進步」兩大特色,使得宮野神社信眾廣布、香火不斷。
每年十月的第三個星期天,野宮神社都會舉行「野宮神社例祭」,其中的齋宮行列,即是延續這六百多年的傳統。參加齋宮行列的與會者們,穿著平安時代的華麗衣裳,正午從野宮神社出發,一路遊行到嵐山渡月橋附近的會場。三小時左右的活動時間,讓觀禮的群眾大飽眼福,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