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文物展 從貿易看文化與族群交流

 |2023.11.13
580觀看次
字級
「Kadadalranane路.手舞.足蹈」共作展11日在屏東縣霧台鄉谷川部落開幕,呈現不同文化與族群間的交流互動。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於屏東霧台策展,以「貿易之路」為主題,探索魯凱族人的生活軌跡,如「Imai和Makalrilaw」展區透過布料使用的演變,呈現不同文化與族群間的交流互動。

中研院13日表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第5屆共作展「Kadadalranane路.手舞.足蹈」在屏東縣霧台鄉谷川部落開幕,展期至明年2月29日止,展覽以「貿易之路」為主題,透過文物探索魯凱族人在空間與時間中移動的軌跡。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兼所長張珣表示,民族所博物館自2017年起,鼓勵國內藏品來源相關地區、社群、機構、團體與所內研究人員共同提出「共作展示案」;共作展除了透過文物返鄉與部落連結,也透過轉譯分享研究人員與部落合作的研究成果,雙方攜手展現部落力。

民族所指出,這次展覽除了由族人選出10件中研院典藏的東魯凱及西魯凱文物,更結合29件來自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谷川部落和神山部落的文物與影像,展現各方匯集、相互對話的多元視野。

民族所提到,展場為具有魯凱特色的石板家屋,在部落族人協力下,讓物件回到「家」中展示,別具意義。

展覽中,「魯凱樹企業社-1的n次方工作室」負責人貝若桑.甦給那笛米與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文玲共同策展,這也是民族所博物館推出共作展以來,首度以現任研究員的田野調查及最新研究內容,與部落共同策展。

展覽共分為5個展區,「Imai和Makalrilaw」透過魯凱族社群內布料使用的演變,呈現不同文化與族群間的交流互動;「用醫治換取溫暖」講述魯凱族人採集藥材帶下山,與漢人交易生活物資的故事;「Malraici化『語』為『名』」介紹魯凱式的命名學,有些名字與貿易之路曾到達的地方相關。

另外,「Kudrengere谷川部落—近代生活集錦」展出向族人募集的老照片,回顧八八風災重創部落前,族人在家鄉的生活點滴;「打包幸福」展區則展出谷川部落婦女以傳統手藝、塑膠材料編織的創意手工包,編織的紋路也融入展覽主視覺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