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日跨國研究 綠色概念導入智慧紡織

曾博群 |2023.11.13
461觀看次
字級
北科大分子系教授郭霽慶(左起)率碩士生張崧德、研究型助理教授Loganathan Veeramuthu、博士生Archana Pandiyan等,合作跨國研究綜評鈣鈦礦的論文成果。圖/北科大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霽慶團隊,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周陶合作,將綠色概念導入鈣鈦礦結構材料,增添可重複使用價值或產生潔淨能源,利於打造永續環境,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材料科學進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郭霽慶指出,鈣鈦礦已成為各種光電元件中最有前景的低成本能源材料,研究團隊結合北科大智慧紡織科技研發中心的優勢,首創探討鈣鈦礦複合材料於智慧紡織品的相關應用,從鈣鈦礦的製備、形成奈米纖維,衍伸於發光布料、壓電感測貼布、傷口敷料等用途。

郭霽慶表示,人類衣服不斷進化,穿著布料強調保暖、涼感、防風、透氣、防水等機能,「未來的機能布料可望透過身體延展把力轉換成電,進而發電、儲電,鈣鈦礦材料有這個應用潛力。」

此外,郭霽慶亦率領梁芳誠博士共同指導莊富程、方鈺涵、Jean-Sebastien Benas等6位學生,與日本山形大學教授城戸淳二實驗室的研究合作成果,突破性結合鈣鈦礦材料與自修復材料,國際學界為之驚艷。

郭霽慶說明,研究團隊首創結合了鈣鈦礦材料與自己開發的自修復型高分子聚合物,用自修復材料把鈣鈦礦包覆住,不但具備可自行『癒合』的機能,而且鉛不會滲入環境,同時可以在水中穩定超過6個月,更加耐用,符合現今綠色材料的發展主流。」此技術亦取得中華民國專利。

郭霽慶表示,這項研究成果歷經四年努力,先選送學生赴日學習製備出高純度與高發光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團隊一直不斷優化,接著研發出自修復型高分子材料,再將兩者合併在一起;最終團隊開發出穩健可靠的自修復性電子元件,並可應用於高性能的白光軟性電子背光板和雷射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