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凌晨月偏食將現蹤 若天候許可全台可見

 |2023.10.25
310觀看次
字級
中央氣象署今天(25日)表示,29日凌晨至清晨將發生月偏食,若天候許可,台灣各地於當天日出前的西方天空,將可見滿月的月面逐漸轉換為有缺角的月沒帶食現象。圖/氣象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中央氣象署今天(25日)表示,29日凌晨至清晨將發生月偏食,若天候許可,台灣各地於當天日出前的西方天空,將可見滿月的月面逐漸轉換為有缺角的月沒帶食現象。

氣象署指出,本次月食於29日凌晨2時由「半影食始」揭開序幕,月面自東側逐漸略微黯淡,但目視不易察覺;偏食開始於3時35分「初虧」,此時可見月面的東南側開始有缺角,之後缺角逐漸擴大;4時14分「食甚」,為本次月食缺角最大的時候,缺角約占月面的13%,食分不大,僅缺一小角;之後缺角逐漸縮小,於4時54分月面「復圓」;而後至6時28分「半影食終」恢復原本的明亮月面。

氣象署說,預計全部過程歷經4小時又28分鐘,其中本影食的階段歷時1時19分鐘;各地月亮陸續西沒的時間為6時03分至20分間(自蘭嶼至金門),因此無法見到月食現象結束的「半影食終」階段,此亦稱為月沒帶食。

氣象署說明,月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正好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內,原照射月面的太陽光被地球遮掩,使得月面無法反射陽光而有缺角或隱沒的天文現象。

根據統計,本世紀(2001至2100年)全球各地預計發生228次月食,其中月全食85次、月偏食57次及半影月食86次;台灣計可見63次月全食、38次月偏食及60次半影月食,下次月食將發生於2025年9月7至8日,在天氣條件許可下,全台各地皆有機會全程見到月全食。

氣象署提醒,本次月食發生時,月亮位於西方天空,建議民眾選擇西方視野範圍內較無遭遮掩的地點觀賞;月食的觀測並不需要用特殊的觀測儀器,目視即可,但用望遠鏡放大觀測效果會更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