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的成本損失 每日平均逾百億元 |2023.10.24 語音朗讀 12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份報告顯示,從2000至2019年,野火、熱浪、乾旱和其他可歸因於全球氣候變遷的極端事件,每年造成的損失遠超過1000億美元。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氣候變遷損失節節竄升,科學家近來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taions)期刊公布報告指出,從2000至2019年,野火、熱浪、乾旱和其他可歸因於全球氣候變遷的極端事件,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逾1000億美元,日均金額達3.91億美元(約新台幣127億元)。財經網站CNBC報導,科學家撰寫報告表示,「每年1430億美元的極端事件損失可以歸咎於氣候變遷,其中大部分(63%)是被奪走的人命,其餘是房產和其他資產遭毀」。根據研究,極端氣候相關損失最嚴重的是2008年,其次是2003年和2010年,這幾年都出現高死亡率事件。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的資料顯示,2008年熱帶氣旋納吉斯(Nargis)襲擊緬甸,奪走8萬多條生命;2003年超級熱浪肆虐歐洲各地,導致7萬人死亡;2010年,俄羅斯出現熱浪並引發野火,造成近6萬人死亡同年索馬利亞鬧旱災並造成饑荒,釀成人道災難。圖/美聯社專家指出,對抗極端氣候事件不僅已成為一場漫長的苦戰,且日益艱困,尤其是全球氣溫持續飆升且災害不斷加劇。全球夏季高溫紀錄已在今年被大幅改寫,預料今年將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今年夏季,北半球歷經多起極端氣候事件,包括熱浪助長野火;歐洲各國則苦於高溫及毀滅性的洪災,今年8月,夏威夷茂宜島(Maui)被近代傷亡最慘重的野火侵襲。更令專家擔心的是,聖嬰現象在睽違四年後回歸,很可能讓阿拉斯加北部和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遭異常氣候事件重創。報告指出,每年1430億美元的損失,是依據經濟數據和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的程度估算而出,每條生命的損失則依據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U.S.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的標準,估708萬美元。研究人員強調,由於許多間接損失難以估計,氣候危機的真實成本理應更高,例如熱浪導致生產力下滑、心理健康受損的影響,或是教育、就業受阻的衝擊。除了這份報告,其他機構也嘗試將氣候災難的損失加以量化;世界氣象組織(WMO)推算,1970年至2021獲通報1.2萬起氣候災難事件,肇致20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估達4.3兆美元,受創最嚴重的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圖/美聯社 前一篇文章 大陸首個千億方深煤層大氣田 在陝西現蹤 下一篇文章 與人擦身有染新冠風險 5秒內達高峰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10【特搜啟示】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游泳世錦賽 激戰新加坡屋頂野餐照 諷都市化失衡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湘巴藏戲以空襲敘利亞 美急介入防衝突擴大冰島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