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星雲獎 夏曼.藍波安獲貢獻獎

曾博群 |2023.10.19
527觀看次
字級
夏曼.藍波安以海洋文學享譽海內外。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獲獎名單。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第十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昨公布得獎名單,共有二十七位傑出寫手獲獎,「貢獻獎」得主是享譽國際的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朱和之以《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第二度拿到長篇歷史小說首獎。頒獎典禮定十二月十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

夏曼.藍波安出身台東蘭嶼紅頭部落達悟族。高中畢業拒絕被保送,以四年時間,靠一己之力考上淡江大學法文系,數年後重返蘭嶼投入部落生活,在山海間深刻體會我族文化,並積極振筆為文。

評審表示,夏曼.藍波安以散文和小說,寫達悟族的語言、神話、傳說、信仰及生活,細膩描述島嶼和海洋的豐美多姿;為探源尋根,他以書寫呼喚祖靈,重建蘭嶼的歷史,銜接世界。

夏曼.藍波安自述,成長過程經歷許多自我養成教育,包含拒絕保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換來在台灣的飢餓歲月,卻奠基生活最為甘甜的美麗回憶。

歷史小說

虛擬融入史實

朱和之的長篇歷史小說《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故事背景為二戰日本投降之際,美國軍機載盟軍獲救戰俘飛越中央山脈不幸墜毀,作者虛構漢人、布農族少年、日警察城為故事,做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的境界。朱和上次獲頒長篇歷史小說首獎,是第六屆文學星雲獎。

朱和之說,期盼更切進巨觀時代氛圍與人物深層心理狀態,並嘗試探索「歷史小說」的邊界,「很高興這樣的嘗試能得到評審老師的認同,也對文學星雲獎開闊的視野感到由衷敬佩」。

短篇歷史小說首獎從缺,鮑家慶《刀筆吏》獲得二獎。這部作品帶著強烈質疑和反省史實的意味,寫漢代班、竇等世家的故事,作者新視角及敘述方式都有創意,寫出一般讀者不熟識的班超及其家族。

報導文學首獎蔡惠萍《未竟之旅──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以一隻誤闖套索的台灣黑熊展開,背後探討的是人與熊、都會與山村居民、原住民與政府之間種種的不理解。

散文、禪詩

探索生命意義

人間佛教散文首獎鄭委晉《第五個季節》,描述妹妹與自閉症哥哥的互動,刻畫父母面對教養困境時的手足無措,以童稚的自然,對照大人的慌亂,自閉不是缺了什麼,而是多出一個不屬於地球的季節。

人間禪詩首獎王怡仁《我們談天空》,描述創作者在空闊的山林裡,思索生命的意義,察覺蝴蝶與花演示的道理。一草一木,行雲流水,無不觸發創作者的靈感。

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有二位作家,祁立峰《五衰:梁武帝的最後五日》以後設技巧,想像梁武帝在世最後五天的心路歷程;蔡素君《遺世婆娑》則以唐代兩位得道公主金仙與玉真的人生歷程與命運轉折為主軸,呈現大唐盛世的興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