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6日開始調查電腦微處理器頭號大廠英特爾涉嫌反托辣斯行為案。英特爾、英特爾的對手「超微半導體」(AMD),以及向這兩者購買半導體的多家電腦廠,已陸續接到傳票。
事關全球每年營收逾2250億美元 (台幣6兆8230億元)的微處理器市場,這項調查成為1990年代微軟被控違反公平競爭以來最重要的反托辣斯案。英特爾已在海外多處吃上反托辣斯法,該公司6日聲明承認4日接到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傳票,並表示將配合調查。
多年來,AMD在全球展開法律和公關攻勢,希望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主管機關相信英特爾的定價策略違反反托辣斯法。但AMD的申訴在海外遠比在美國國內受注意。
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日前對英特爾裁罰2500萬美元。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表示,英特爾在2002至2005年間向三星電子及電腦製造商Trigem提供3700萬美元退款,交換他們不買AMD的微處理器。
歐洲方面,法界人士表示歐盟可能擴大對英特爾的「異議聲明」。歐盟執委會經過6年調查,去年表示,英特爾對減少和英特爾對手交易的客戶提供退款,並付錢給電腦廠商,使他們延後或停用含有AMD微處理器的產品。歐盟指出,英特爾濫用其支配市場的地位,希望將其主要對手排除於市場之外。英特爾的定價政策目前也被紐約州檢察長郭謨的調查人員檢視。AMD另在德拉瓦州遞狀控告英特爾。
英特爾控有全球80%到90%的微處理器市場。美國反托辣斯法律允許一家公司壟斷,但禁止以槓桿手法限制他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