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物老了 子女會照顧牠們嗎?

文/淳恩 |2023.10.15
1480觀看次
字級
海龜終其一生不認識父母。圖/123RF
即便是人類家養的狗兒,死前也會想盡辦法逃家離去。 圖/123RF
圖/123RF
某些古籍認為烏鴉懂得反哺親恩。圖/123RF
公獅母獅都護幼,但母獅較有機會被女兒孝養。圖/123RF
母獅老後仍能繼續在獅群中頤養天年。圖/123RF
公獅母獅都護幼,但母獅較有機會被女兒孝養。圖/123RF

文/淳恩

人類是高階智慧物種,親子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情連結,當人類的父母老了,或者需要照顧的時候,子女通常會選擇負起照顧、養老的責任。但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特別是像過著群體生活的牛羚、斑馬、大象或獅子,究竟在老去時,子女會照顧牠們嗎?



古詩〈慈烏夜啼〉描述有一種烏鴉,在母鳥逝去後半夜悲啼,並指稱其有反哺之舉……雖然科學家已證實這並非事實,但還是有很多人猜想:昆蟲和鳥或許不會照顧老年父母,但像狗狗、獅子、大象這些靈識比較高的哺乳動物,在父母老後會不會照顧牠們呢?



弱肉強食下優勝劣汰


動物學家觀察研究指出,大自然是很殘酷的!對野生動物來說,雖然也存在著親情,但在生存與繁衍下一代的面前,「照顧老弱動物」變得微不足道,而一旦衰老,動物也很難逃脫天敵的追捕,甚至主動誘引獵手追殺,以保存幼崽得以存活。

動物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優勝劣汰格外明顯,衰老意味著變弱,很容易淪為其他動物的「魚肉」。為了將資源留給更優質的成員和後代,一般動物並不會照顧衰老的父母,也無暇顧及父母變老或變弱,甚至有一派動物學家認為:受到進化的驅使,動物的基因中,根本沒有「照顧老人」的天性。

衰老是奢侈罕見之事

甚至可以說,在野生動物群體中,衰老是奢侈而罕見的,大部分動物根本還沒「衰老」,在群體或自然環境中就已無力自保,絕大多數動物也沒有能力照顧年邁的父母,而人類,則是動物界的例外。

反過來說也一樣,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前,動物父母也無法照顧過於衰弱的幼崽。動物頻道曾拍到過一段影片,一頭母獅的幼子因為意外腿骨折了,母獅眼含悲傷淚水、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孩子,而母獅身後的幼獅,並不知道母獅為何要狠心的離開自己,拖著殘疾的腿一步步向前挪動著……

啃老和養老皆不存在

母獅最後一次用舌頭舔了舔自己的孩子,終究還是獨自離開了哀嚎的幼獅……因為母獅深知,即使帶著幼獅,幼獅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裡,母獅都自身難保了,如何帶著身體殘缺的幼崽奮戰……

也由於自然界資源非常有限,動物的子女一旦發育成熟(成年)之後,擁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一定會被父母趕走,「啃老」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在動物界發生的。

另外,父母親也可能選擇自已悄悄離開,讓孩子獨自學習接受各種挑戰。因為殘酷的現實是,如果父母選擇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最後的結果只有兩個字:死亡。

大多數動物不識父母

科學家認為,動物界的子女不照顧老年父母,還有下列幾個原因:

1.很多情況下,子女根本不知道牠們的父母到底是誰?到底在哪裡?

以小海龜為例,從破殼而出到游回大海,海龜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父母。即使在非常巧合的情況下,碰到自己的父母,也是「形同陌路」(絕大多數海洋生物的後代後都是如此)。也就是說,《小蝌蚪找媽媽》的繪本故事,只是一個夢想罷了,現實中的小蝌蚪,是絕對找不到自己的媽媽的。

努力求存放棄弱勢者

2.退一步講,即便是子女能找到自己父母,也是沒用的。

動物父母選擇與成年子女分開,原因之一:大自然資源很匱乏,只足夠提供身強力壯者生存之用;原因之二,近親繁殖的後果,對任何一個物種來講,都是災難性打擊,進化的力量會驅使動物本能的選擇規避這種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動物在子女未成年之前,會竭盡全力給子女保護和餵食,教會子女各種生存技巧,但另一方面,當資源有限時,動物父母儘管愛子女,卻只會挑選其中最強壯的一隻,做為持續養育栽培的對象。

由此可見,動物界的生存法則,就是「努力活下去」和「找機會繁衍」,因此牠們不得不集中資源,養育更有優勢的個體,不惜放棄較弱的個體。



母獅 能在獅群頤養天年

當雄獅長大後,原來對幼獅愛護有加的母獅,會變臉、無情的將雄獅趕出領地。而雄獅離開後,必須擊敗其他領地中日益衰老的雄獅,才能獲得與母獅的交配權,繁衍下一代。這樣的雄獅,一生中幾乎難有機會與父母再次相遇。

年輕雄獅在搶占年邁雄獅的領地及家眷後,會殘酷的把年邁雄獅的幼崽全部殺掉,將生存資源保留給自己的後代,也杜絕被篡位的後患。至於母獅,不論對於雄獅之間的競爭,或是年輕雄獅殺死幼崽,從頭到尾似乎只會做壁上觀,並不會阻止或參與其中。

相對於年邁雄獅被逐出獅群後自生自滅,母獅卻能在獅群中繼續生活,並獲得成年女兒的贍養。畢竟,母獅們長期在獅群中,合作並擔負著捕獵、繁殖和培養下一代的全部責任,所以當牠們老後,女兒們也會分享帶回來的食物,甚至母獅的直系後代會主動撕下獵物堅韌的皮毛,讓牙齒老化的母獅吃到肉。

由此可見,在自然界中,動物之所以不照顧「老人」,並不是因為牠們絕情,而是因為牠們深知「優勝劣汰」的規律,為了將族群傳承下去,不得不如此為之。至於少數會照顧「老人」的物種,也僅限於具群體生活形式的物種。



衰老後 動物選擇獨自離世


當動物衰老後,很容易淪為被獵殺的對象。所以動物界中幾乎沒有「壽星」,因為在變衰老之前,就會被獵手們直接撲殺捕食。

於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動物演化出了一種本能,當牠們預感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向終結時,通常會找到一個安靜之地,獨自默默死去。



以大象為例,公象成年後會離開象群,母象則到老都生活於象群,但當母象即將死亡前,就會離開種群,默默去到一個神祕的祖先埋骨地,等候長眠時刻到來。

人類忠實的朋友,狗兒也是如此。很多人家養多年的狗,在衰老之後,並不會死在主人家中或者主人身旁,而是會跑離開家,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自生自滅。

有人說,這是因為狗兒害怕主人會傷心,其實不然,這是動物演化的本能,驅使狗兒這樣做的。

畢竟,狗延續了狼族的本性,在生命的最後,天生本能會驅使牠們找到安息之地,以躲避獵手的襲擊。

有人可能會說,家犬有主人保護著,不會被其他野獸襲擊,這樣還有必要躲在安靜的地方等死嗎?問題是,狗兒並不知情,牠們只會順著基因本能,採行設定好的既定行動。

由此可見,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有資格享受「衰老過程」的動物非常罕見,或許母象是其中的幸運者,即使如此,當變得非常衰老時,母象還是必須孤獨的面對死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